香港中國書畫藏友會

您的第一個版面描述。
chanhe
系統管理員
文章: 644
註冊時間: 週一 6月 8日, 2015年 10:26 pm
聯繫:

Re: 香港中國書畫藏友會

文章 chanhe »

機從郭出庭2.943億港幣天價成交 北宋汝窯天青釉洗為何這麼貴
2017年11月07日 17:37
67 (1).jpg
67 (1).jpg (13.96 KiB) 已瀏覽 423 次
以2.943億港幣天價成交 刷新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
  北宋汝窯天青釉洗為何這麼貴

  在前不久的“十一”長假期間,數億中國人走出家門,前往全國或者多個國家遊玩。但還有很多人對此卻毫無興趣,他們都在關注著一件文物的拍賣,這就是10月3日在香港蘇富比(微博)2017秋拍中的北宋汝窯天青釉洗。最終,這件珍貴異常的宋代瓷器也不負眾望,創造了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

  經過5天的激烈競拍,香港蘇富比2017秋拍於10月3日下午收槌,總成交額逾31.5億港幣,整體成交率86%,漲幅高達43.1%。同時產生了16項世界拍賣紀錄,北宋汝窯天青釉洗以2.943億港幣的成交價刷新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

  類似的藏品世界上僅存四件
  此次上拍的這件北宋汝窯天青釉洗原為臺北鴻禧美術館的舊藏,鴻禧美術館隸屬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以中國傳統文化的收藏、保護、展覽與研究推廣為主,文物總數達三萬多件,堪稱世界級的私人美術館,素有“臺北小故宮”之稱。2000年這件汝窯天青釉洗被曹興誠買走,在其收藏17年後再次拍賣。這件汝窯天青釉洗,直徑13釐米,佈滿冰裂片紋,保存良好。曹興誠曾向臺媒透露本不舍得賣出此件瓷器,但被拍賣行遊說後,認為臺灣常有地震,不易保存瓷器,因此決定割愛。

  據介紹,類似的藏品世界上僅存四件,所以這件藏品成為此次香港蘇富比秋拍的最大亮點也是順理成章。

  拍賣現場緊張時如同空氣凝固
  10月3日上午10點20分,“俊雅清凝——樂從堂藏宋瓷精粹”專場舉槌開拍,15件宋瓷精品一一亮相,前4件宋瓷亦拍出了不俗的價格,汝窯天青釉洗第五位“出場”。到場觀眾驟然增加,不少人都是滿懷興奮地期待此件珍品能再創奇跡。起拍價為8000萬港幣,但競拍價很快就飛速往上飆升,開始還有好幾位藏家競價,到後來似乎只剩下現場的一位舉牌者和一位電話委託還在競逐。

  價格趨近2億港幣,現場叫價的速度明顯慢了下來,思考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價格的變化如同兩位膠著纏鬥的競技者,在2億港幣之後,競價等待時間逾長,整場的氛圍似乎有些躁動,不少觀眾認為可能落槌已在咫尺。不過峰迴路轉,一位新的買家委託現場人舉牌,加入競投,一切又都充滿了變數。在2.5億港幣時,一度又停滯了相當長的時間,但現場此刻反而安靜得如同空氣凝固,大家都知道:天價即將產生!最終,歷經20多分鐘、30多次的叫價,拍賣師落槌,讓人驚呼的數字定格在2.6億港幣,成交價2.943億港幣。相信未來會有更多藏家會關注宋瓷

  每次汝窯現身拍場總能創造天價,不得不先從汝窯本身聊起。宋瓷的造型、色澤、工藝幾乎已經達到了中國瓷器史上的審美高峰,而汝窯
  又是這其中當之無愧的“王者”。據說“汝窯”是藝術皇帝宋徽宗一聲令下創造出來的,當大臣請宋徽宗指示要燒出什麼釉色的瓷器時,徽宗說:“雨過天晴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而實質上,天青色瓷器的燒制應該在五代的耀州窯就已經開始了,但在顏色上應該離現在我們看到的天青色還有一段相當的距離。經過100年左右的沉澱,汝窯終於在徽宗時期實現了精品迭出的盛景。

  再次刷新紀錄的這件北宋汝窯天青釉洗應該會在今後的藝術品拍賣市場呈現出不一樣的效應,引領一波高古瓷行情也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誠然,它是一件在整個專場中價格突兀、“高處不勝寒”的精品,但縱觀整個樂從堂舊藏拍賣:北宋定窯白釉釦口弦紋三足奩式爐以1500萬港幣落槌;北宋定窯黑釉鷓鴣斑葵式盤以1200萬港幣落槌;宋至金鈞窯月白釉紫斑折沿盤以420萬港幣落槌;南宋吉州窯鷓鴣釉梅瓶以300萬港幣落槌……全場成交的12件宋瓷交出了3.648億港幣的驚人成績單。

  這說明不僅珍稀的汝窯備受追捧,宋代各個窯口瓷器也自有一群偏愛的受眾,這樣各有層級的收藏喜好似乎有望撐起整個宋瓷收藏的價位保障。
  而由於此次專場的成功舉辦、天價汝窯的誕生,相信未來會有更多藏家會關注宋瓷。蘇富比中國東南亞區董事、中國藝術品部資深專家沈恩文說,有著八九百年歷史、品相好的宋瓷也很難找到。之前很多藏家收藏明清的瓷器,但隨著經驗、品位的沉澱,可能會追求一些像宋瓷這樣比較簡單的審美,這是一個慢慢尋根溯源的過程。

  為什麼汝瓷總能拍出高價呢?
  一、汝瓷燒窯時間前後只有20年,存世稀少。眾所周知宋之五大名窯,以汝瓷為尊,汝窯創燒於北宋晚期,為宮廷御用瓷器。金滅北宋後,汝窯也隨之消亡。其開窯時間前後只有20年,由於燒造時間短暫,傳世亦不多,在南宋時,汝瓷已經非常稀有,在歷史長河中仿佛曇花一現,連南宋人都有“近尤難得”的感歎。現今存世的汝瓷,一般認為有65件,其中臺北故宮博物院21件,北京故宮博物院17件,上海博物館8件,英國戴維基金會7件,其他散藏於美、日等博物館和私人收藏約10件。

  二、汝瓷為北宋最高審美之瓷。宋人的審美趣味是相當高的,尤其是對瓷色便不似古人熱衷於錦上添花,而是更為清雅,淨澈通透。而居五大名瓷之首的汝瓷更為如此。汝瓷以瑪瑙入釉,視之如碧峰翠色,釉色隱青,澄澈泛碧,月白清霽,玉乳凝脂,似玉,非玉,而勝玉。

  三、汝瓷燒制不易,珍品極為難得。釉層較薄卻極為規整,汝窯的釉層大致在0.03至0.07釐米左右,比宋官窯、龍泉窯的0.1-0.3釐米釉層要薄上非常多。儘管釉層較薄,但釉面質感緻密、平靜,釉層極為均勻,規整得幾乎一絲不苟,甚至在唇口,在所有轉彎拐角處,釉層都能保持厚薄一致。再就是開片堪稱一絕。開片的形成,開始時是器物於高溫焙燒下產生的一種釉表缺陷,但汝窯的藝術匠師卻將這種難以控制的、千變萬化的釉病,巧妙地轉換為一種自然美妙的裝飾,而且控制得恰到好處,可謂巧奪天工的絕活。釉面的開片較細密,多呈斜裂開片,深淺相互交織疊錯,像是銀光閃閃的片片魚鱗,或呈蟬翼紋狀,給人以排列有序的層次感。
chanhe
系統管理員
文章: 644
註冊時間: 週一 6月 8日, 2015年 10:26 pm
聯繫:

Re: 香港中國書畫藏友會

文章 chanhe »

李敖、胡因夢離婚協議書首度曝光 將於12月拍賣
2017年11月09日 07:52
pn6q-fynshiq8267477.jpg
pn6q-fynshiq8267477.jpg (31.52 KiB) 已瀏覽 423 次
9Z7h-fynshiq8267511.jpg
9Z7h-fynshiq8267511.jpg (29.47 KiB) 已瀏覽 423 次
11月8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82歲臺灣知名作家李敖年初確診罹患腦癌,自曝僅剩3年可活。早前他公佈親筆信,希望用餘生在新節目《再見李敖》與家人、友人與仇人做最後告別,其中也包括了與他僅結婚3個多月就離婚的前妻——“臺灣第一美人”胡因夢。李敖與胡因夢離婚近37年,兩人當初所簽署的離婚協議書流入拍賣市場後,協議書內容於近日首度曝光。

  胡因夢1980年5月閃嫁李敖,這段才子佳人的婚姻僅維持短短3個多月就宣告破裂。胡因夢離婚後多年,曾在博客上透露兩人當年離婚情景:“當天下午李敖拿著一束鮮花,打著我送他的細領帶,在律師的陪同下來到世界大廈準備和我簽離婚協議書。”

  “當他和我握手的那一刻,我突然很清楚地意識到我們之間雖然歷經一場無可言喻的荒謬劇,但手心傳達出來的訊息還是有情感的,於是緊繃的鬥志一瞬間完全瓦解。我的心一柔軟,眼淚便止不住地泉湧,我為人性感到萬分無奈。沒有一個人不想愛與被愛,即使堅硬如李敖者也是一樣,然而我們求愛的方式竟然是如此扭曲與荒唐,愛之中竟然摻雜了這麼多的恐懼與自保。”

  如今,李敖與胡因夢所簽的離婚協議書在他們離婚37年後首次曝光,並將在12月初於臺北松山文創園某拍賣展上拍賣,拍賣物除了兩張離婚協議書外,還有12張照片與李敖題的詩。
5oBM-fynshev4651871.jpg
5oBM-fynshev4651871.jpg (21.5 KiB) 已瀏覽 423 次
胡因夢 資料圖
  另外,李敖今年6月宣佈在大陸開新節目《再見李敖》向世界告別,表示會找來家人、朋友及仇人最後告別,而現在李敖因為考慮身體狀況,目前已放下工作,他的經紀人也表示:“目前因大師休養身體暫停錄影”。
chanhe
系統管理員
文章: 644
註冊時間: 週一 6月 8日, 2015年 10:26 pm
聯繫:

Re: 香港中國書畫藏友會

文章 chanhe »

習近平夫婦與特朗普夫婦參觀故宮文物醫院
2017年11月09日 10:41
capture20171109185319809.png
capture20171109185319809.png (222.4 KiB) 已瀏覽 423 次
習近平夫婦與特朗普夫婦參觀故宮文物醫院

  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8日下午與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婭共同參觀故宮文物醫院。  

  兩國元首夫婦先後觀賞了鐘錶、木器、金屬器、陶瓷、紡織品、書畫等文物修復技藝展示,並共同觀看了珍品文物展。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邀請特朗普夫婦體驗書畫裝裱工序的關鍵環節——托畫心。
chanhe
系統管理員
文章: 644
註冊時間: 週一 6月 8日, 2015年 10:26 pm
聯繫:

Re: 香港中國書畫藏友會

文章 chanhe »

 梵高畫作將在紐約拍賣 估價超過5000萬美元
2017年10月24日 11:36
U5566P1081DT20171026151900.jpg
U5566P1081DT20171026151900.jpg (41.71 KiB) 已瀏覽 423 次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拍賣行表示,文森特·梵高的畫作《有圍欄的麥田和犁田的人》(Laboureur dans un champ)將於紐約拍賣,其估價超過5000萬美元。

  11月13日,梵高的畫作將成為南希-李(Nancy Lee)和佩裏-貝斯(Perry R Bass)收藏品中印象派和當代藝術作品拍賣中一批主要的拍品。

  消息中稱,展出的收藏品包括上述時期的36幅作品,以及戰後藝術品,這些作品的總估價超過1.2億美元。

  這幅《有圍欄的麥田和犁田的人》是梵高於1889年8月至9月繪成的。這幅畫作中所描繪的是法國南部聖保羅療養院梵高所住房間窗戶外的景色,梵高於1889年5月至1890年5月居住在那裏。
chanhe
系統管理員
文章: 644
註冊時間: 週一 6月 8日, 2015年 10:26 pm
聯繫:

Re: 香港中國書畫藏友會

文章 chanhe »

春拍打下回暖烙印:拍賣行摩拳擦掌戰秋拍
2017年10月12日 09:19
1.jpg
1.jpg (82.41 KiB) 已瀏覽 423 次
明永樂銅鎏金大威德金剛

2.jpg
2.jpg (61.99 KiB) 已瀏覽 423 次
清乾隆松綠地粉彩如意耳瓶
3.jpg
3.jpg (52.39 KiB) 已瀏覽 423 次
張大千《青崖蒼木》

  春拍成效:

  市場注入強心劑
  今年春拍回暖的形勢為整個藝術品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據相關數據統計,2017年春拍,國內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規模基本穩定並有上揚之勢。今年春拍,10家公司共舉辦208個專場拍賣,上拍33702件(套),成交24367件(套),成交率72.30%,成交額為100.23億元。同比2016年春拍,成交量增長0.61%,成交額增長1.42%;環比2016年秋拍,成交量增長6.17%,成交額增長3.52%。其中近現代書畫佔據榜首,黃賓虹《黃山湯口》、傅抱石《茅山雄姿》、潘天壽《耕罷》三件作品成交過億元,以與去年持平的成交量完成成交額的大幅增加;古代書畫亦有御筆《四朝宸翰》領頭;更有西周青銅兮甲盤以2.1275億元成交,創造古董藝術品中國拍賣紀錄。從吸引關注的天價拍賣部分來看,可以說整個春拍態勢是向好的方向發展的,而春拍的走勢也將為秋拍整體動向提供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

  紐約藝術周:
  頻傳積極信號
  近年來,中國買家頻頻出手海外拍賣市場,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全球中國藝術品收藏熱度持續升溫,而且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也讓國內外的中國藝術品拍賣之間產生了千絲萬縷的關聯和影響。相較於中國內地藝術品秋拍,稍早舉行的紐約拍賣藝術周的市場表現,無疑為其後上演的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提供了顯著的參考意義。

  持續數日的2017年秋季紐約亞洲藝術周日前落幕。全球兩大拍賣巨頭蘇富比(微博)和佳士得兩家拍賣行依然是本季拍賣主導者。成交數據顯示,紐約蘇富比三個專場,收穫2692萬多美元(約合人民幣1.76億元)的總成交額;紐約佳士得各專場錄得434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84億元)。拍賣整體表現平穩,儘管未爆出令人意外的天價,但可喜的是,在本季拍賣中成交前10名拍品中有6件是中國文物藝術品。尤其是一批明星拍品的高價成交,令人印象深刻。如在紐約佳士得“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拍賣中,推出的11件青銅器中有9件成交,一共呈現350件拍品,共斬獲1048.7萬美元(合人民幣6871萬元),而其中的焦點之一商晚期亞矣方鼎,以120萬美元起拍,結果眾望所歸,最終以337.2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209.7萬元)成交。業界認為,雖然此次成交並非所謂的“天價”,但還是持續了今春以來市場對青銅器的熱度,並且成交價似乎更為理性。

  在紐約蘇富比“中國藝術珍品專場”上,該場溢價率最高同時也是成交價最高的拍品,是來自清乾隆時期的黃地綠彩青花纏枝花卉紋荸薺瓶,其以4.8萬美元起拍,最終以超估價15倍的92萬美元落槌,加傭金成交價定格在111.6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63.3萬元)。
  本次紐約亞洲藝術周中國書畫部分的亮點,主要表現在拍品的新鮮度上,蘇富比、佳士得均推出了多張市場上鮮有露面的古代書畫、近現代以及中國當代書畫。如佳士得推出的“中國書畫專場”封面拍品——明代丁雲鵬與盛茂燁所作《羅漢圖》,最終以106.3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00萬元)的價格成交;蘇富比推出的一件由藏
家直接購藏於張大千本人——張大千1968年在巴西時創作的《青崖蒼木》以84.0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50.7萬元)成交。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幾年,海外拍賣場出現的新貨和頂級藝術品的機會較多,這也是中國買家在境外拍賣市場表現活躍的重要原因之一。雖然本季拍賣有關中國買家出手的頻次和力度暫時還未可知,但有業界人士分析指出,相比於其他海外拍賣市場,紐約顯然是中國藝術品買家的心儀之地,因此紐約藝術周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著中國買家近期的藝術品購買偏好和力度。本季紐約藝術市場鼓舞人心的成績,讓國內藏界人士對國內藝術品秋拍市場充滿更多期待。

  展望國內:
  秋拍令人期待
  視線回到中國國內。從近期各大拍賣行提供的秋拍準備的情況來看,中國書畫中高端私藏依然會是各大拍賣行的必爭之地。如香港蘇富比的元代張雨《致伯清信劄》、明代文徵明《行書憶昔次石亭韻四首》大卷,另有唐寅畫、文徵明題《群卉圖卷》,從爆出消息來就備受關注,相信在秋拍中也能取得好成績;保利香港中國書畫部推出明代畫家王紱的水墨作品,以及在春拍中甚至歷年拍賣中都表現良好的傅抱石、張大千、徐悲鴻、黃賓虹等近現代書畫大師的佳作。而在瓷雜方面,汝窯天青洗的關注度一騎絕塵,保利香港亦延續推出了拍賣紀錄良好的玫茵堂藏瓷專題,佳士得的“藝臻期頤——Marchant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專場,呈獻馬錢特家族收藏51件重要器物,包括一批元明龍泉窯重器、清三代彩瓷、德化白瓷、玉雕,以及國內尚未引起充分重視的明清銅器等,相信目光如炬的收藏家們不會錯過。可以說,經春拍一役,國內的大、中、小拍賣行對今年的秋拍增添了更多的底氣和信心。

  福建省古玩商會會長鄭福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今年秋拍中國書畫、古代和當代大師陶瓷名品必定會引領整體藝術品市場行情。鄭會長表示,今年春拍的較好行情為即將到來的國內外秋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各類拍賣行和收藏家都鉚足了勁,準備在秋拍市場上打一場勝仗。雖然國外和國內的一些大拍賣行屢屢拿出重器、拍出佳績,但也不要小視了國內這些中小拍賣行,其實國內上千家中小拍賣行還是有不少珍品佳作值得關注的。鑒於此,今年秋拍他還會送拍一些藏品,或組織中小型拍賣會,以調動會員積極性、活躍市場。
  說到泉州當地的德化瓷,鄭會長說,前兩年由於一些大型拍賣會的推波助瀾,使得德化瓷的市場行情水漲船高,民間的德化瓷收藏熱情一時被調動了起來。而令人遺憾的是,隨著市場熱度的逐漸轉換,德化瓷在近兩年似乎逐步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其市場行情也是大不如前。可以說,德化瓷的收藏和投資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精心培育,相信其市場影響力會逐步顯示出來。不過,對於一些當代名家的重要作品,其市場關注度還算可以,也值得藏家重視。

  浙江佳寶拍賣鄭文先生表示,今年春拍他們借力國營文物公司,與其開展合作,使得春拍十分順利,取得不錯成績。今年秋拍,還是遇到拍品尤其是高質量拍品難徵集問題。為節省成本,他們未派員赴國外去徵集,而是集中人力和物力在浙江及周邊區域進行拍品的徵集,主要瞄準了玉石和雜項這兩大傳統門類,該公司秋拍將於12月底舉行。鄭先生認為,只要敢於面對困難,通過積極運作,秋拍一定不會令買家、賣家和市場失望。

  藝術市場評論家朱浩雲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十分看好秋拍,特別是精品拍品的拍賣,更是不會讓人失望。究其原因,一是實力藏家群體的擴大化,在整體經濟形勢日新月異的情況下,產業發展造就更多的富豪。儘管藝術品拍賣收藏的門檻比較高,但整體的體量與房地產、股市相較也是十分小的,新興富豪中只要有小部分進入拍賣收藏領域,就會給拍賣業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被藏家鍾愛的精品價格也會提高。二者,房地產方面的調控、股市的低迷,資金的流向方面對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十分有利,在藝術品行業整體資金體量擴大下,頂級拍品價格也會隨之提升。目前,國內一些拍賣公司的重心還是偏向香港地區,以今年秋拍為例,許多頂級拍品都出現在香港,同時,也顯現出熱點擴散趨勢,各種類別拍品形成了全面開花的局面。
chanhe
系統管理員
文章: 644
註冊時間: 週一 6月 8日, 2015年 10:26 pm
聯繫:

Re: 香港中國書畫藏友會

文章 chanhe »

赴美美國一美術館在梵高傑作中發現蚱蜢

2017年11月10日 15:41
21 (1).jpg
21 (1).jpg (23.57 KiB) 已瀏覽 423 次
通過顯微鏡拍攝的資料圖片,捕捉到了嵌入在梵高名畫《橄欖樹》顏料中的蚱蜢。

  近日,在對美國堪薩斯城 (Kansas City) 納爾遜-阿特金斯美術館 (The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 內一系列法國畫作集藏珍品進行深入研究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在由荷蘭後印象派代表性畫家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 創作的經典傑作《橄欖樹》 (Olive Trees)中發現了一只嵌入到厚重顏料內超過一個世紀的小蚱蜢。這一發現是該美術館結合科學研究和藝術史研究得到的一個驚人探究結果,有助於更深入地瞭解梵高的創作過程。

  納爾遜-阿特金斯美術館首席執行官兼館長胡利安?蘇加薩戈伊蒂亞 (JuliánZugazagoitia) 表示:“《橄欖樹》是納爾遜-阿特金斯美術館的典藏珍品,此次科學研究增進了我們對其豐富性的瞭解。梵高曾在斑駁陸離的自然環境中積極創作。我們知道他就像其他外光派藝術家一樣,親近自然,深切感受微風細塵、草長鶯飛、鳥叫蟲鳴。”

  這些新的發現是技能嫺熟的策展人、管理員及戶外科學家的一部分工作成果,有助於增加納爾遜-阿特金斯美術館 104 項法國油畫和粉彩藏品的學術成就。由此生成的線上目錄將於 2019 年開始分期公佈,並將成為權威資源,可為核心作品提供擴展條目,包括《橄欖樹》。
  在高倍放大鏡下檢查這幅傑作時,油畫管理員瑪麗?謝弗 (Mary Schafer) 發現了嵌入至顏料中的小蚱蜢。雖然這只昆蟲處於位置較低的風景前景中,但卻無法被遊客偶然觀察到。謝弗表示:“在室外完成的畫作中發現昆蟲或植物材料的情況並不少見。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好奇,是否可以用這只蚱蜢確定作品繪製的特定季節。”

  該團隊聯繫了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研究員、堪薩斯大學 (University of Kansas) 高級主任兼教授、古昆蟲學家邁克爾?恩格爾 (Michael S。 Engel) 博士,以便進一步進行研究。恩格爾觀察到,蚱蜢的胸腹部都不見了,周圍顏料中沒有明顯的運動跡象。這表明在落於梵高的布面油畫上之前,這只昆蟲已經死亡。因此,該蚱蜢不能用於確定更確切的繪製時間。
  名家梵高曾在他於 1885 年寫給兄弟西奧 (Theo) 的信中描述過其室外繪畫創作和挑戰。“但只是前往戶外采風,在現場立即作畫!然後以下各種各樣的事情就隨之發生了。我必須從 4 幅布面油畫上撿出 100 多只蒼蠅,更不用說沙塵。當我背著畫板在荒野和灌木叢中穿行幾個小時的時候,樹枝從上面劃過。”

  當蚱蜢成為一個吸引博物館遊客的話題時,對名畫《橄欖樹》的更重要的研究正在進行中。梅隆科學學院 (Mellon Science) 顧問約翰?特利 (John Twilley) 分析確認,梵高使用了一種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褪色的紅色顏料。這些發現表明,梵高使用這種紅色顏料的區域(無論是單獨使用,還是混用其他顏色)似乎與如今創作的繪畫作品略有不同。

  歐洲藝術 (European Art) 高級主任艾米?馬爾切雷奧?德佳蘭 (Aimee MarcereauDeGalan) 表示:“色彩關係是梵高創作技巧的核心。因為我們現在知道,名家梵高使用這種特殊紅色顏料的畫布部分已經褪色,所以這些色彩關係被改變。”

  在梵高的書信中,經常用主要色彩來談論其作品。這意味著,最近畫作表面上的一些變化可能會出現梵高在其作品描述中提及的不確定性。借助博物館的相關基金支持,工作人員正在開展更多的研究,以評估這些色彩變化的影響。這項研究有望弄清名畫《橄欖樹》的原貌,並更清楚地瞭解其在梵高系列作品中的地位。
chanhe
系統管理員
文章: 644
註冊時間: 週一 6月 8日, 2015年 10:26 pm
聯繫:

Re: 香港中國書畫藏友會

文章 chanhe »

奔放寫意:齊白石的荷花題材創作
2017年08月30日 10:51

  荷花是齊白石比較喜愛的題材,他一生畫了不少荷花。粗略計算,應有近百幅。齊白石愛荷花,是有原因的。在1917年的一本冊頁之三《荷花》一開中他特別題句到:“出污泥而不染,餘與張五皆足與此花流匹也。齊大並記。”可知,齊白石對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非常欣賞,並將之自比自況,荷花孤傲不染的花品與齊白石的心性非常契合,這也是齊白石屢屢畫荷花的一大原因。
x4Pz-fykiuex7203840.jpg
x4Pz-fykiuex7203840.jpg (93.12 KiB) 已瀏覽 423 次
中國畫家愛畫荷花,遠的有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和惲壽平,近代的中國畫大師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潘天壽、劉海粟、李苦禪、石魯等,都是畫荷花的妙手。八大山人的荷花殘敗荒涼,惲壽平的荷花工筆規整,吳昌碩的荷花金石味濃,齊白石的荷花豪放大氣,張大千的荷花婀娜多姿,潘天壽的荷花剛健挺拔,劉海粟的荷花潑彩濃豔,李苦禪的荷花鐵筆酣暢,石魯的荷花誇張簡練,每個人都對荷花有自己的刻畫和解釋。但若論最奔放寫意,淋漓痛快,則非齊白石的荷花莫屬。齊白石畫的荷花也是經歷了一個由簡到繁的過程,晚年的荷花墨色淋漓,色彩豔麗,穿插繁密,筆勢豪放,將荷花的寫意描繪推高到一個新的境界。

  齊白石早期畫的荷花,偏於墨色,設色極少,構圖每每十分簡單。目前所見齊白石較早的一幅荷花是畫於1917年(丁巳七月)的《墨荷翠鳥》,是一幅純水墨作品,用筆簡練,構圖舒朗,略有八大山人筆意。在畫上齊白石也專門題到:“朱雪個李複堂與餘同趣,餘之作畫欲不似二者,固下筆難矣,四幅將不似人,寶辰先生勿謂傍依朱李也。”1921年(辛酉年六月),齊白石畫了一幅盆栽荷花《寶缸荷花圖》,上題自作詩一首:“海濱池底好移根,杯水丸泥可斷魂。有識荷花應欲語,寶缸身世未為恩。”此畫仍是水墨畫,不設一色,畫上部畫一花盆,幾杆荷花有開放的,有含苞的,還是八大山人風格的寫意文人畫。

  1921年,齊白石在一幅《荷花》上題句到:“大滌子嘗雲:此道有彼時不合眾意而後世鑒賞不已者,有現時轟雷震時而後世不聞問者。餘此幅當時不合眾意,後世不欲人聞問,人奈我何。”足見當時的齊白石在北京賣畫正受冷遇,知音稀少,才有此憤世嫉俗之語。此時的齊白石因為畫風受八大山人影響,冷逸一路,人多不識,只有陳師曾等極少幾個人欣賞他的畫。北京畫院藏有一幅1925年畫給梅蘭芳的《荷花圖》,畫面稍有些變化,開始有了少量的顏色,但並不突出,仍是以墨為主,以色為輔。畫面畫荷葉兩三杆,一朵紅花開在上角,很是出挑。說明齊白石開始嘗試發揮色彩的功效,在實現由水墨到色彩的過渡。

  在上世紀20年代末,齊白石的畫風開始發生變革,逐漸有了自己個人的面目。這一時期的他,在畫題上也每每有所欣喜表露。在約1927年的一幅《殘荷》上,齊白石題寫:“作畫剩色,燈下畫此,竟落落大方,記之,三百石印富翁。”1929年(己巳三月),齊白石畫了《鴛鴦荷花》,他題畫曰:“予之畫稍可觀者在七十歲先後,心庵弟今攜來加題記,其意在珍重,白石慚愧萬分。”70歲前後,是齊白石自認為“畫稍可觀”的時期,此時正是上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齊白石開始衰年變法,這一時期的明顯特徵是色彩比以前更加突出,畫面更豔麗了,不再只有以前的孤冷,而是墨色均衡,以色彰墨,色彩濃豔。

  齊白石在上世紀30年代還畫了一幅《墨荷》(現藏北京畫院),構圖極簡,只畫了兩杆荷花,一花一葉,長長的荷杆充滿整個畫面,荷葉的傘蓋用大筆掃出,撐滿畫幅,背後穿插一朵含苞未開的荷花,畫的意境極簡。畫上題了一首友人詩:“一花一葉掃凡胎,墨海靈光五色開,修到華嚴清淨福,有人三世夢如來。”此畫可謂氣力彌滿,確實大有掃盡畫界凡胎之勢。1934年秋,齊白石畫了一幅水墨的荷花,堪稱他30年代的荷花精品。在畫上他做了兩處長題,其中一題道出了他大寫意畫風的師法由來,“一蓬一葉稍似八大山人,八大山人當其時愛者甚少,白石山人愛者頗多,未免慚愧也,白石又記。”
  齊白石上世紀20年代中期前的荷花大多是學古人的,主要是學八大山人,上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他為了更好地畫好荷花開始多次寫生。在經過寫生實地觀察後,他發現荷花開得都十分茂盛,於是他在一幅《荷花》中曾畫過十個荷葉,光盛開的荷花花瓣多達十五六朵,可謂是《盛荷圖》了。他在這幅畫外題道:“餘畫荷花,覺盛開之荷不易為,一日雨後過金鼇玉蝀看荷花,歸來畫此,卻有雨氣從十指出。”此處說的“金鼇玉蝀”指的是北京的著名景觀北海與中海之間的一座橋,這裏在夏天以荷花聞名。近代詩人柳亞子曾有詩“金鼇玉蝀萬荷花”句,齊白石畫荷、賞荷就是在這裏。齊白石能畫好荷花,跟仔細寫生觀察有很大關系。

  自上世紀30年代始,齊白石帶色彩的荷花作品多了起來。北京畫院藏有一件齊白石畫的《枯荷》,沒有年款,看款書應是上世紀30年代畫作。荷梗畫得堅挺老辣,有如金剛杵一般。四個蓮蓬,一朵盛開後已開始凋謝的荷花,三杆殘葉,將枯荷表現得十分生動。但總體看,這時的荷花畫作設色還比較淡一些,無論荷葉還是花瓣,色彩都不像上世紀40年代那樣濃豔熱烈,而是以淡雅為主。齊白石非常善於畫枯荷,他畫秋天的枯荷,荷梗穿插有致,蓮蓬就有24個,並沒有給人一種殘敗之感,反而覺得枯荷的壯烈與秋天的美麗。此時的齊白石,畫荷花已然沒有了原來的簡潔,而是繁上加繁,畫面一度很少再留空白。

  上世紀40年代,齊白石的荷花色彩愈加濃豔,構圖大多繁複,畫意更加生動。齊白石畫荷花有時也常配些鴛鴦、遊魚、鴨子、翠鳥、蜻蜓等配景,以增加畫面的活力和情趣。他曾說:“畫花卉必須有蟲鳥陪襯才更生動。”新人結婚他多畫《荷花鴛鴦》,表達祝福之意。他畫的《晚香》,上面有一只蜻蜓,下麵畫了兩只鴨子,並特意在畫上題句:“餘作畫每兼蟲鳥,則花草自然有工致氣,若畫尋常花卉,下筆多不似之似,決不有此荷花也,三百石印富翁並記。”這裏講了他作畫喜愛兼畫一些草蟲,以求得花草有“工致氣”,但是畫常見的花卉,追求一種“不似之似”,就是寫意的概括性,貌看不似,但其實神似,此為齊白石晚年繪畫的一大理念。

  新中國成立後,齊白石也畫了不少荷花。1951年畫的橫幅《荷花蜻蜓》,上款是“琪翔部長老弟,秀儀夫人女弟子同玩,辛卯冬九十一歲白石老人贈。”可知是畫給自己的女弟子郭秀儀女士的。此幅荷花色彩豔麗,構圖茂密,是齊白石的一件精心之作。94歲畫的《荷塘雙魚》,兩條小魚在荷塘中游嬉,頗有情志,荷梗畫得一筆不懈,堅挺老辣,絲毫看不出是90歲老人的手筆。晚年的齊白石畫荷花,畫面更加自由了,用筆更加概括了,可謂妙筆生花。齊白石一生愛畫荷花,因為荷花最適合寫意,因為荷花最符合他的心性。
chanhe
系統管理員
文章: 644
註冊時間: 週一 6月 8日, 2015年 10:26 pm
聯繫:

Re: 香港中國書畫藏友會

文章 chanhe »

齊白石筆下的送學圖:孩子一手摟書 一手抹淚
2017年09月06日 19:45

  又到一年開學之時,齊白石《送學圖》被畫家韓羽讀來玩味不盡。畫上的孩子一手摟書一手抹淚讓人忍俊不禁,但再過多年畫中的孩子成為了畫上的爹,也哄著逼著孩子上學。正要送孩子去上學的家長有沒有從中照見自己?
dw23-fykufii0144257.jpg
dw23-fykufii0144257.jpg (32.43 KiB) 已瀏覽 423 次
齊白石《送學圖》

  瞧這《送學圖》,一個是哄著逼著,一個是哭鼻抹淚。
  上學好不好,看法大不同,劉備的把兄弟———紅的紅,黑的黑。
  白石老人冷眼相覷,可這事兒一到了畫上,就令人忍俊不禁了。比如我看這畫兒,畫上明明是兩個人,看著看著成了一個人了。試想,誰沒有打從孩子過過,誰又不是孩子的爹。畫上的孩子的爹當年不也和這孩子一樣哭鼻抹淚,畫上的孩子再過多年不也和畫上的爹一樣哄著逼著孩子上學。這哪是畫兒,是鏡子,讓人們從中照見了自己,自己笑自己。

  尤其好笑的是那孩子的兩只手,一只手摟著稀罕物兒———書本,一只手擦眼抹淚,八成是他還沒弄明白正是那書本是他的災星哩。白石老人的畫筆總是既直白又含蓄,其實直白必須雜以含蓄,含蓄也必須雜以直白,因為沒有直白的含蓄,令人費解。沒有含蓄的直白,枯燥無味,換句話說,既一目了然,又玩味不盡。

  白石老人作畫取材,多是生活瑣事,最是普通平常,可他總能於平常中見出不平常,有如白居易的詩,“用常得奇”。
chanhe
系統管理員
文章: 644
註冊時間: 週一 6月 8日, 2015年 10:26 pm
聯繫:

Re: 香港中國書畫藏友會

文章 chanhe »

2017香港紐約秋拍打響 中國藝術品成全球焦點
2017年09月16日 08:41

  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回暖跡象在遭遇了今年春拍的挫折後,即將開始的秋拍市場的表現決定了2017年中國藝術品市場上行還是下行的整體走向。中國藝術品的拍賣和藏家都呈現國際化趨勢,秋拍中將有更多歐美藏家的重要收藏被放在亞洲市場上拍賣,在中國書畫瓷器部分對高端精品的追求更加明確,而當代藝術市場則是全球化、多元化藝術品市場的最直接體現。

  傳統書畫比拼高端私藏
  歷來中國古代和近現代書畫是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重頭戲,但是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市場對非頂尖精品的需求有所減弱,所以各大拍賣公司都費盡心思地搜羅高端精品。

  在香港蘇富比(微博)秋拍的中國古代書畫部分中,焦點拍品包括元代張雨《致伯清信劄》、明代文征明《行書憶昔次石亭韻四首》大卷,另有唐寅畫、文征明題《群卉圖卷》。蘇富比亞洲區中國古代書畫部負責人左昕陽表示,本季秋拍彙聚來自歐美及亞洲之收藏,包括美籍華人藏家何兆驥先生珍藏的明清書畫15幅,以及日本重要私人收藏,其中以飯田家族舊藏的3件明清書法最為突出。

  日本鑒賞界於20世紀初改變了收藏品味,以明清書畫為主,貼近中國傳統文人書畫所重視之正統,培養出一系列收藏名家,既出書研究,又設館展覽,規模浩大,被視為日本藏中國書畫的“今渡”時期。現今日本重要博物館如京都國立博物館、大阪市立美術館之中國書畫珍品,多於此時搜索購入。香港蘇富比秋拍中來自日本重要私人收藏的七件明清書畫,正好是此時期之歷史遺證。

  藝術市場評論人周峰認為,近年來隨著日本老一代藏家紛紛過世,以及一些家族收藏傳承的變化,他們的藏品紛紛釋出,因而在拍賣市場上也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現象,以日本藏家家族專題、系列形式出現在香港和內地大拍中,甚至不少內地的藏家不惜捨近求遠,到日本拍賣市場去淘金,以致這兩年日本拍賣會的人氣大幅提升。

  香港中國書畫部推出明代畫家王紱的水墨作品,以及傅抱石、張大千、徐悲鴻、黃賓虹等近現代書畫大師的佳作。另外,繼續推出崔如琢精品專場,並且總標的高達數億港元。

  在香港拍賣期間,“謝張情誼”午憩樓藏謝稚柳、張大千書畫展覽將於9 月30 日首度現身,展出為謝張兩位各時期的經典之作,其中大多為兩位藝壇巨擘40年代初敦煌之行後及至晚年的重要代表作品薈萃。

  9月中下旬,另一個中國藝術品的重要拍場紐約亞洲藝術周也將開啟,9月12日率先登場的佳士得紐約亞洲藝術周上,中國書畫拍賣成交總額達266萬多美元。

  周峰認為,嘉德、保利會將重要書畫拍品放在接下來的內地秋拍中。與海外市場成交額的收縮相比,中國內地藝術品市場在2016年卻呈現了一波逆勢回升行情,其中1000萬元以上成交的拍品總額占到總成交額的29%,比兩年前增長了一倍多,其中原因在於高端藝術品市場的增長成為內地市場復蘇的關鍵。
  中國瓷器古董仍是全球熱點
  去年以來,中國瓷器熱就從紐約、倫敦的拍場,一直席捲到內地和香港。雖然今年上半年內地春拍表現不盡如人意,中國書畫與現當代藝術板塊雙雙呈現下滑趨勢,唯獨瓷器雜項實現量價齊升。今年秋拍中,高端精品依然被看作市場絕對主導,這一點同春拍沒有變化。
  汝窯於北宋晚期專為宮廷燒制御用瓷器,居宋代五大名窯之首,汝官窯之燒造時間極短,普遍認為或只二十載,故其珍稀不易得。此次現身香港蘇富比秋拍的一件汝窯筆洗備受關注,為臺北鴻禧美術館舊藏。

  保利香港秋拍“中國古董珍玩”專場有幾大亮點,除了延續春拍中的玫茵堂藏瓷專題,呈獻20組件玫茵堂歐美藏家收藏,尤其是康熙至雍正時期禦窯珍品,還推出香港地區和日本藏家舊藏的一批青銅重器備受關注。另外尤倫斯男爵再次聯手保利拍賣,不過此番推出的是“尤倫斯男爵藏中國重要金器”專場,呈獻尤倫斯男爵所珍藏的中國重要古代金器。

  9月中下旬的紐約亞洲藝術周上,中國瓷器工藝品也是一大焦點,涵蓋唐三彩陶器、龍泉青釉瓷、青花瓷,以及清宮琺瑯器等,盡展中國瓷器輝煌傳統。佳士得將推出“藝臻期頤——Marchant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專場,呈獻馬錢特家族收藏51件重要器物,包括一批元明龍泉窯重器、清三代彩瓷、德化白瓷、玉雕,以及國內尚未引起充分重視的明清銅器等。

  多元化當代藝術醞釀新行情
  自從中國當代藝術市場進入低谷後,市場多元化已經越來越豐富,9月30日開始的香港蘇富比當代藝術品秋拍,呈獻兼具亞洲及國際視野的當代藝術拍品,由草間彌生作品系列、1970年代出生之中國年輕當代藝術家單元、日本戰後重要先鋒藝術家森田子龍的專場拍賣,及再度於秋拍推出西方當代藝術作品組成。
  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蜚聲國際,近年全球展覽不斷,其作品拍賣成交價亦屢創高峰。香港蘇富比秋拍中全面展示藝術家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不同創作時期、風格及主題,其中兩件70年代早期作品更是難得一見。作於1972年的粉紅色無限網作品《無題》標誌著藝術家紐約時期的總結。創作之時,草間的藝術家密友約瑟夫·康奈爾(Joseph Cornell)剛辭世,藝術家即將踏上歸國之途,是其重要轉型時期的記錄。估價也高達3200萬到4500萬港元。
  《雪莉·麥克琳》(1970年)則屬草間彌生僅3張“鳥籠”系列彩色作品之一(其餘均為雙色畫),更代表其“紐約時期”開始後的首張人像畫作,也是僅有的以其他女性作為繪畫題材。

  香港蘇富比秋拍再次引入不同西方當代藝術精品,包括德國藝術家裏希特《抽象畫(679-2)》,以及備受亞洲藏家喜愛的藝術家喬納斯·伍德之《法國網球公開賽1號》。

  香港蘇富比秋拍再次帶來重要中國當代藝術家之作,當中包括今年獲邀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展覽“藝術萬歲”藝術家之一的劉野。從早期對蒙德裏安(Piet Mondrian)風格的直接運用,轉變成2000年後期,對空間及結構的分割及組合,劉野內化了蒙德裏安式的冷峻抽象,併發展出他迄今其中一個最為重要的主題樹竹子。

  另外,蘇富比首次策劃1970年代出生的“中國年輕藝術家”單元,呈獻剛於威尼斯雙年展週邊展亮相的梁遠葦,以及近年備受注目的王光樂和段建宇等人作品。這批年輕藝術家成長及求學經歷,決定了他們對民族歷史的感觸不如1960年代出生的前輩般強烈;反之,他們更在意於藝術語言的探究,以及獲得更豐富的展覽機會,希望從中尋求突破。

  保利香港現當代藝術拍賣將呈現一個風格多變的吳冠中專題,從油彩、水粉到鋼筆,見證藝術家從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的風格轉變。《坦桑尼亞大瀑布》是吳冠中70年代作品於市場上出現的最大尺幅之作,《坦桑尼亞大瀑布》具有西方現代繪畫明暗對比的表現方式和形式語言,也有中國傳統的虛實相間概念,其豐富的藝術內涵,可說是吳冠中油畫融合中西形式代表之一。

  今年7月,尤倫斯男爵曾在接受國內媒體採訪時表示,他的關注點又落到更年輕的藝術家身上。雖然中國的藝術品市場不可能直線上升,總是有高有低,但從總體來說,應該是上升的趨勢。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多元化的當代藝術市場下,減少了對中國當代藝術承受的壓力,對於市場和藝術家的成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chanhe
系統管理員
文章: 644
註冊時間: 週一 6月 8日, 2015年 10:26 pm
聯繫:

Re: 香港中國書畫藏友會

文章 chanhe »

「鼎狀」故宮館共5層 料明年動工
fv.jpg
fv.jpg (53.83 KiB) 已瀏覽 423 次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籌備如火如荼,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月內將成立附屬公司,明年動工,2022年落成,博物館連地下共5層,設3個中庭。建築師嚴迅奇表示,博物館會引入自然採光和公眾空間,設計理念則吸納了北京紫禁城的層層遞進設計,改為垂直的序列,期望做到一步一驚喜,柳暗花明效果。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行政總裁栢志高表示,月內將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成立公司,董事會由包括兩名政府代表、一名故宮代表和他自己在內的16人團體管理,以及地基工程招標,並會於本月20日就博物館詳細設計展開公眾展覽,料於明年動工。

博物館共有5層,設有3個中庭,首個位於博物館東面的入口中庭,接駁用作介紹故宮文化的西面展覽館,地下大堂設有商店,可作開幕剪綵儀式及影音投射。博物館一至四樓均設不同類型展覽廳,二樓的中庭可看到維港景色和天際線,此層特色是一道大樓梯,除接駁三樓不同展覽廳,亦讓人歇息,另亦可作展覽用途。

設計師:有人見花樽
三樓以展廳為主,各展覽可擺放玉器、瓷器,甚至數碼展品。至於四樓的展廳是全館最大,共有兩層樓高,而在接駁三樓樓梯的中間空間,可以放置高身展品,同時預留空間作中庭及戶外空間,可以遠眺大嶼山,另設有落地大玻璃和綠化物,予人休閒感覺。

負責設計的建築師嚴迅奇指,設計參考了北京紫禁城的三進設計,層層遞進可令人產生尊崇的感覺,但香港面積不夠大,故將序列概念化成垂直,希望做到一步一驚喜,有柳暗花明效果。

嚴迅奇又指博物館設計意念有三點,包括通達方便的香港都市特性;平衡氣質、雍容、寫意的中國視覺文化;以及上寬下聚、頂虛低實、巧妙平衡的中國設計特點。對於有指博物館形如鼎狀,嚴迅奇指,有人見鼎有人見花樽,自己「希望樣樣都似」。他又指設計的難度在於項目空間限制大,需盡量向高空發展,引入自然採光的同時,亦顧及保護怕遭照射的展品。
回覆文章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