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所吃荔枝來自哪裡?

您的第一個版面描述。
回覆文章
chanhe
系統管理員
文章: 644
註冊時間: 週一 6月 8日, 2015年 10:26 pm
聯繫:

楊貴妃所吃荔枝來自哪裡?

文章 chanhe »

楊貴妃所吃荔枝來自哪裡?
2015-11-22 07:27

[摘要]筆者認為,嶺南說不可輕易否定,兩條路線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而且都有難以解釋的疑點。這裡需要史料的搜集,需要邏輯的縝密,更需要看待古代技術問題的新視野。

楊貴妃所吃荔枝來自哪裡?這個問題在唐代似乎沒有什麼疑問,就是來自嶺南,《唐國史補》、與楊貴妃同時期人杜甫、鮑防詩句等均可證明。但荔枝保鮮期短,嶺南路遙,宋代開始有人懷疑荔枝來自巴蜀,今頗有人以為然。這其中不乏嚴耕望、馮漢鏞等名家,此說採信者眾多。近期澎湃新聞又發表鄒怡《荔枝之路:一騎紅塵妃子笑,荔枝如何到長安》介紹了唐代荔枝由巴蜀飛遞的路線,即洋巴道——子午道。更是引發關注。

然問題果真如此嗎?
我們經常用線性發展觀代替古人作“理性人”,尤其在技術史問題方面更是如此,即技術發展必然是後代超越前代,用今天的科學思維和邏輯以及發展水準可以解釋古代所有的技術問題。其實未必然。看待中國技術史的各種成就必須堅持“點、線、面結合”的原則,要明瞭傳統技術曾經達到過的高度(所謂各個“點”),又要顧及傳統技術“經驗科學”特色所塑造的繼承模式(所謂“線”),還要考慮這項技術是否得到發揚光大,並且轉化成公共技術,從而對當代及未來產生重大影響(所謂“面”),並非所有的技術成就都經歷過點——線——面的歷程,有的“點”永遠是“點”,雖然一時驚豔,但卻沒有產生深遠影響。但是卻不能就此否定這個“點”的存在。古今思維模式不同,沿著近代科學思維走出來的技術道路可能與古人的技術之路大相徑庭。更何況現今技術思想是基於技術本身和社會成本的綜合考量,但是,假如不計成本呢?

探究“點”的具體樣貌往往受困於史料的缺乏,具體到中古時代更是如此,中古時期的史料多數來自于士大夫筆下。筆者在研究古代技術時經常能感到士大夫們對於“大義”的偏愛和對技術細節的不屑。而敦煌、吐魯番文書等民間文書中的技術表述又往往囿於缺乏統一的技術交流平臺而陷入自說自話的境地。因此技術問題的研究難上加難。本文的問題就是唐代有無可能遠距離運輸新鮮荔枝,以及唐代嶺南、巴蜀交通效率究竟如何?
1.jpg
1.jpg (34.87 KiB) 已瀏覽 4215 次

荔枝產地:巴蜀vs嶺南vs福建?
有關楊貴妃與荔枝,最有名的記載當來自杜牧《過華清宮》:

長安回望繡成堆, 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注:陳寅恪對此詩曾有駁正,《元白詩箋證稿》:“據唐代可信之第一手資料,時間、空間,皆不容明皇與貴妃有夏日同在驪山之事實。杜牧、袁郊之說,皆承訛因俗而來,何可信從?”然《新唐書•禮樂志》一段記載似乎為陳寅恪所忽略:“帝幸驪山,楊貴妃生日,命小部張樂長生殿,因奏新曲,未有名,會南方進荔枝,因名曰荔枝香。”《禮樂志》依據什麼史料已不可知,然貴妃似有夏季與玄宗同在華清宮之記載。]

唐人罪貴妃之名,無非是紅顏禍國論之老調,所津津樂道者一是與安祿山的所謂緋聞,二是荔枝,經杜詩渲染,荔枝幾乎已經“符號化”,成為唐玄宗、楊貴妃奢靡生活之象徵。然杜詩並未指出荔枝產地,《唐國史補》則較為詳盡:“楊貴妃生於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也就是說楊貴妃的兒時經歷使得她愛上荔枝,而後來發現嶺南荔枝勝於蜀地,所以由嶺南進貢。嚴耕望《天寶荔枝道》則認為可能是張九齡使得嶺南荔枝蜚聲京城,貴妃慕名而已。而杜文玉《楊貴妃、高力士與荔枝的情結》認為是高力士這個嶺南人向楊貴妃建議的。另外,一些當時人的記載也證明南海獻荔枝確有其事。杜甫《病桔》詩曰:

憶昔南海使,奔騰進荔支。
同作者《解悶》:

炎方每續朱櫻獻,皆是嶺南貢荔枝。
唐天寶末年進士鮑防《雜感詩》:
五月荔枝初破顏,朝離象郡夕函關。
雁飛不到桂陽嶺,馬走皆從林邑山。

有人懷疑這些詩不過是用漢典,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已經辯白,指出確有實指,茲不贅。但是這裡有一大問題令人不解:荔枝容易腐爛。保鮮期短,而嶺南路途遙遠,怎能按期到達?《舊唐書•白居易傳》:“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這句話經常被引證用以證明荔枝不可能自嶺南傳入。的確,嶺南路途遙遠,以至於銓選、赴使都要別有制度。正常的行旅用三數月都是常事,荔枝無論如何不可能保鮮。

於是從宋代開始,人們傾向於認為荔枝來自于巴蜀,彼時巴蜀忠州、涪州等地產荔枝,蔡襄《荔枝譜》:“唐天寶中妃子尤愛嗜,涪州歲命驛致。”蘇軾《荔支歎》詩自注:“唐天寶中,蓋取涪州荔支,自子午谷路進入。”宋人范成大《吳船錄》卷下雲:“自眉嘉至此,皆產荔枝。唐以涪州任貢,楊太真所嗜,去州數裡有妃子園,然品實不高。”《輿地紀勝》卷174《涪州》:“妃子園在州之西,去城十五裡, 荔枝百餘株,顆肥肉肥,唐楊妃所喜。”《碧雞漫志》卷四:“太真妃好食荔枝,每歲忠州置急遞上進,五日至都。”
但是唐代明確記載由巴蜀向長安進貢荔枝的只有一條史料,即《元氏長慶集》卷三九《浙東論罷進海味狀》:“臣伏見元和十四年,先皇帝特詔荊南令貢荔枝。”(未說明是新鮮荔枝還是“荔枝煎”。)唐代荊南指的是荊州、澧州、朗州、峽州、夔州、忠州、歸州、萬州一帶,這大約才是巴蜀向長安進貢荔枝之始,但此時距離楊貴妃時代已經數十年過去了。唐代貢籍大約有開元貢和元和貢兩大體系,這期間還有各種修正、改變和零星的進貢,貢物產地也多有變化,宋人大概就是依據元和貢籍啟發才有此斷言的,但是同為宋人的司馬光《資治通鑒》和宋祁等人《新唐書》倒是還在堅持南海說,不過這並不妨礙巴蜀說逐漸開始流行,當然也有福建說,但是福建荔枝在宋以前不為外地所知,所以這一說聲音較小。
2.jpg
2.jpg (54.08 KiB) 已瀏覽 4215 次
楊貴妃所食荔枝來自哪裡?
而嚴耕望、馮漢鏞、藍勇等一些現代歷史學家也傾向于相信“巴蜀說”。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第四卷《山劍滇黔區》裡收錄有《天寶荔枝道》,支持巴蜀說。有趣的是,他已經注意到了漢代有從南海向洛陽進貢荔枝的記載,也表示注意到了《唐國史補》以及杜甫等人關於荔枝來自嶺南的論述,但是他還是相信了宋人的說法,即荔枝來自涪州而非嶺南。立論的基礎就是白居易所說的“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認為涪州可數日到長安,而嶺南萬萬不可。至於唐人眾口一詞指向嶺南,嚴先生做了這樣的推測:“唐人以此為楊氏罪,故偏指遠地歟?”(《唐代交通圖考》第四卷,第1029頁)
嚴論可謂代表,其他研究者所依據的焦點都是白居易的那句話,而且生活經驗告訴我們,荔枝的確容易腐敗,所以這一點就是本文問題的節點。筆者認為,這個問題似不可輕易下定論,嶺南說依舊不可否定,這裡關鍵有兩個問題:

第一,荔枝可以長時間保鮮嗎?
第二,嶺南道遠,蜀道路短,可是蜀道運輸效率如何?
荔枝的保鮮問題
坦白地說,筆者還沒有找到唐代荔枝保鮮的史料。但是這大概只是史料的闕如罷了。現在看來,那時荔枝保鮮期大概比“四五日”為多,而且大約有特別的驛送制度。

其實剛才提到的白居易那句話是有前提的:“若離本枝”云云,指單獨的荔枝顆果而言。荔枝假如連枝摘下,保鮮期會有效加長。而且事實證明,古人的確是這麼做的,甚至於“荔枝”一名的由來據說就是這一行為的描述,最近《咬文嚼字》發表了錢偉《“荔枝”釋名》,其中有這樣一段話:“中國古代最早出現的關於荔枝的文獻是西漢時期司馬相如的《上林賦》,當時的文中寫作‘離支’。需要說明的是,在上古漢語中‘離’有割取之意,如‘牛羊之肺,離而不提心’(《禮記•少儀》),句中的‘離’就是‘割取’。‘支’通‘枝’。所以,‘離支’應是割去枝丫之意。為什麼要以‘離支’為這種水果命名呢?原來,古人已經認識到這種水果的一個顯著特點:不能離開枝葉,假如連枝割下,保鮮期會加長。”另外《扶南記》雲: “南海郡多荔枝樹,荔枝為名者,以其結實時枝條弱而蒂牢,不可摘取,以刀斧劙取其枝,故以為名。”劙通剺,即分割之意也,也就是說荔枝是“砍下來的枝子”的意思。當然,我懷疑“荔枝”這種南方土產大概本於土著語,《上林賦》、《扶南記》不過是牽強附會,賦意於音而已,但是假如當時荔枝摘取時不是連枝,他們也斷然不會寫出這樣的文字。
前文提到唐代荔枝怎麼保存史料闕如。但是宋代有多則史料,文同《謝任瀘州師中寄荔支》:“有客來山中,雲附瀘南信。開門得君書,歡喜失鄙吝。筠籢包荔子,四角俱封印。……相煎求拆觀,顆顆紅且潤。”筠籢即竹制筒盒,這是一種用竹制容器密封保存的方式。范成大《吳船錄》卷上記載:“乃知尋常用籃絡盛貯,徒欲透風,不知為雨露沾灑,風日炙薄,經宿色香都變。試取數百顆貯以大合,密封之。走介入成都,以遺髙、宋二使者,亦兩夕到。二君回書雲風露之氣如新。記之以告好事者。”

這都是短途運輸,也許說明不了問題,但宋代還有別的方式保證鮮荔枝的長途運輸,只要不考慮成本即可。宋徽宗時期太師蔡京自仙遊選荔枝栽瓦甕中,以海船運出湄洲灣直抵汴京。《三山志》卷三九:“宣和間以小株結實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闕下移植。”還有詩雲:“密移造化出閩山,禁禦新栽荔子丹。山液乍凝仙掌露,綘苞初綻水精凡。酒酣國豔非朱粉,風泛天香轉蕙蘭。何必紅塵飛一騎,芬芬數本座中看。時餘太宰深詩有,賜比西山藥一丸。”這是整枝移植。自福建湄洲灣直抵汴京,路途也很不短,尚能保鮮。據此宋人還特地嘲笑唐人“何必紅塵飛一騎”。
明代也有多種方式。明初朱權《臞仙神隱》雲:“收生荔枝,臨熟時,……以芭蕉截斷,連根插上。”即將熟荔枝樹枝插在芭蕉上,可能是借此吸取水分和營養,保證荔枝在連枝摘下後進一步成長、保鮮。徐勃《荔枝譜》:“鄉人常選鮮紅者,于林中擇巨竹鑿開一穴,置荔節中,仍以竹籜裹泥封固其隙,藉竹生氣滋潤,可藏至冬春,色香不變。”有人不信,徐勃竭力辯白,還邀請對方來驗看。似乎對此法很有信心。這種辦法的原理可能是借助鮮竹的水分實現保濕。而且密封有利於累積二氧化碳、降低氧含量,也有利於保存。(莊虛之《論我國古代荔枝保鮮技術的發展》,《四川果樹》1995年第1期)清代荔枝保鮮的記載更多,其中包括整枝甚至整樹運輸,乾隆帝《食荔枝有感》小注: “閩中歲進荔枝多連樹木,鮮摘色味絕佳。”但因為成本昂貴,所以就是皇帝也不能啖飽。

《新唐書•楊貴妃傳》:“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可見唐代荔枝尚在保鮮期內即可抵達京城。筆者的確找不到唐代荔枝保鮮的具體史料,但是很難想像其它朝代能夠想到的辦法唐人完全想不到。

荔枝的運輸問題
除了保鮮措施外,最要緊的毫無疑問是傳遞速度。漢代即有飛郵荔枝之事。破南越使得漢武帝得知荔枝美味,曾試圖移植,這種不顧環境條件的做法自然無果而終。《三輔黃圖》曰:“漢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建扶荔宮。扶荔者,以荔枝得名也。自交趾移植百株於庭,無一生者,連年移植不息。後數歲,偶一株稍茂,然終無華實,帝亦珍惜之。一旦忽萎死,守吏坐誅死者數十,遂不復茂矣。”但他並不甘心,“其實則歲貢焉,郵傳者疲斃於道,極為生民之患。”東漢也有交州(越南)荔枝向洛陽進貢的先例,這個路程基本不亞于嶺南到長安的路程,《八家後漢書輯注》引謝承《後漢書》卷七:“汝南唐羌字伯游,辟公府,補臨武長。縣接交州,舊獻龍眼、荔支及生鮮獻之,驛馬晝夜傳送之,至有遭虎狼毒害,頓僕死亡不絕。道經臨武,羌乃上書諫曰:‘臣聞上不以滋味為德,下不以貢膳為功。故天子食太牢為尊,不以果實為珍。伏見交阯七郡獻生龍眼等,鳥驚風發。南州土地,惡蟲猛獸不絕于路,至於觸犯死亡之害。死者不可複生,來者猶可救也。此二物升殿,未必延年益壽。’帝從之。”《太平禦覽》卷971引晉《廣州記》雲:“每歲進荔枝,郵傳者疲斃於道。漢朝下詔止之。今猶修事荔枝煎進焉。”一則側面證明漢代進貢的的確是鮮荔枝,二則證明晉代進貢荔枝皆為乾貨。

漢代由嶺南進貢荔枝的手段是設置專門的驛送制度,《後漢書》卷四:“舊南海獻龍眼、荔支,十裡一置,五裡一堠,奔騰阻險,死者繼路。”置即驛站,這個距離大大小於一般的驛站距離(一般是三十——五十裡左右)。好處就是可以頻繁換馬,保證衝刺速度(是的,從“奔騰阻險,死者繼路”來看只能用“衝刺”來形容),用這種速度來保證荔枝的新鮮。

杜文玉《楊貴妃、高力士與荔枝的情結》計算,假如快馬加鞭,頻繁換馬,唐代由嶺南到長安時間可以縮短為11天。那種不惜成本、不惜民力的做法,絕對是古代皇帝生活的真實寫照。11天送達的荔枝,如果再加上合適的保鮮手段,縱然不算新鮮,也不能稱腐敗吧。

道路險峻問題
另外,還有個很重要的問題,蜀道雖然短,但是蜀道險峻,能夠保證短時間送達嗎? 鄒怡《荔枝之路:一騎紅塵妃子笑,荔枝如何到長安》介紹了“荔枝道”的概貌:“唐玄宗時的荔枝道,自今天重慶市長壽區長壽湖畔出發,大體依循S102、S202省道,沿明月山北上。至開江縣講治鎮,向西繞過明月山。利用開江縣新寧河,穿越七裡峽山,入宣漢縣。沿宣漢縣州河,在達州羅江鎮轉入G210國道,先後穿越大巴山和秦嶺,抵達關中平原。全程約1800餘華裡。路程途中,有著川東平行褶皺山脈和秦巴山地的阻隔,荔枝道不作強行翻越,而是巧妙地利用天然河谷,突破了這些障礙。”李之勤《再論子午道的路線和改線問題》對於子午道歷史沿革有詳考,他接受了唐荔枝道始自蜀地的記載,認為“唐代的荔枝道可能就是從今西鄉縣南子烏鎮接子午道新線的。所以,循子午河、長安省河谷而行的子午道新線,似於荔枝道置驛時就已經出現了”。

但是這條路線的險峻引人矚目,《漢司隸校尉犍為楊君頌》(又名《石門頌》)有描述:“上則縣竣,屈曲流巔;下則人 (冥),廎寫輸淵。平阿湶泥,常蔭鮮宴。木石相距,利磨確盤。臨危槍碭,履尾心寒。空輿輕騎,滯礙弗前。……愁苦之難,焉可具言。”此處描述的是子午道舊道,而南北朝以後新道其實更加險峻,只是里程比舊道大為減少,所以才被勉力沿用下來。

清代《三省邊防匯覽》卷二《道路考》記載子午鎮到子午峪的路程:“東北三十裡別家壩,三十裡岔河,三十裡官溝……至長安子午峪……險路六百六十裡。”子午鎮是明代始有的地名,李之勤認為這條路線基本上就是唐“荔枝道”。這僅僅是這條道路的一部分,險路就達到了六百六十裡之多。李之勤《再論子午道的路線和改線問題》記載了自己在20世紀80年代對子午道部分路段的踏勘,從其論述來看,子午道是險峻路段和平坦路段交替出現,例如從子午峪到土地嶺,“大都崎嶇逼仄”,石羊關到大嶺,路漸寬闊,但越過大嶺,又進入峽谷……李文多次使用“險峻”、“逼仄”等詞彙形容自己所見子午道沿線。這條路線險路與平路並存,很多地方在河谷中蜿蜒或者翻山越嶺,而且很多地方林木茂密。並且有部分地方需要在狹窄棧道上行進。這裡有一張今漢中市境內古子午道復原棧道照片:
3.jpg
3.jpg (73.81 KiB) 已瀏覽 4215 次

棧道照片(圖片來自網路)
目前為止,整個古洋巴道+子午道平路有多少,險路有多少,險路如何之險,交通效率如何,筆者未尋見完整而詳細的統計,但是說險路“大量存在”恐怕不為過。筆者高度懷疑這樣的一條長1800華裡的路線能否供郵者縱馬奔騰,能否在三四天內將荔枝送至長安。李白雲“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絕非虛言。所以說,假如真有一條巴蜀前往長安的“荔枝道”,那麼持論者不應該回避這條道路的艱險狀況。

本文並不打算下什麼定論,但以下問題恐怕是相關研究者不可回避的:

1, 《唐國史補》以及杜甫等與楊貴妃同時代人都有南海進貢荔枝的記載,唐人指嶺南難道都是為了“罪貴妃”?
2, 從漢代先例來看,數千裡外驛送荔枝是有可能的。
3, 唐人可能有保鮮技術,但是我們並不掌握其細節。即便如此也不能斷言唐代毫無措施。從宋代以後經驗來看,如果不考慮成本,那麼荔枝長時間保鮮是可以做到的。
4, 路途遠近是問題,行路難易也是問題,而且是大問題。蜀道短,蜀道難,蜀道照樣難以在三四天內到達長安,這是必須考量的一個問題。
綜合以上,筆者認為,嶺南說不可輕易否定,兩條路線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而且都有難以解釋的疑點。這裡需要史料的搜集,需要邏輯的縝密,更需要看待古代技術問題的新視野。((文/於賡哲)
editor
文章: 150
註冊時間: 週二 6月 9日, 2015年 8:42 pm
聯繫:

Re: 楊貴妃所吃荔枝來自哪裡?

文章 editor »


英雄氣短 為什麼說項羽最後一戰死於作秀



項羽,中國軍事史上“實力派”和“勇戰派”的代表人物,有著萬夫不當之勇。和漢高祖劉邦相比,更多人認為項羽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的確,項羽出身名門,少有大志,24歲起兵反秦,27歲成為分封十八路諸侯的西楚霸王。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豪傑,在年僅30歲的時候,就被迫自刎烏江。究竟是什麼,致使壯志難酬、英雄末路?

答案就是現在很時髦的兩個字:作秀。項羽太愛作秀了,別人稱他是英雄,他就處處想逞英雄,不惜一切代價地“秀”自己,失敗是必然的結果。

項羽英雄一世最後竟死於作秀

項羽之前的成功與後來的失敗,都和他喜歡作秀的習慣密不可分。

真正讓項羽名氣大振的,當屬巨鹿之戰。巨鹿之戰,楚軍與秦軍人數相差懸殊,而且楚軍又缺衣少糧,士氣低落,副將項羽當機立斷,斬殺主將宋義,命令軍士鑿沉渡江用的船隻,打破吃飯用的鐵鍋,身上只帶三天乾糧,軍士們個個以命相抵,士氣大振,六萬楚軍打敗了秦國二十萬大軍,項羽也因此一戰成名。

項羽出色的軍事才能無疑是必須肯定的,但是非讓將士們破釜沉舟,又何嘗不是在作秀?但這一場秀,是秀給自己將士看的,是告訴將士們這一戰只許勝不許敗,要麼贏要麼死。

這場秀成就了項羽,極大地鼓舞了士氣,振奮了軍心,所以,接下來的勝利一氣呵成,也成就了項羽英雄的美名,也因此形成了作秀的“路徑依賴”。

入關咸陽和鴻門宴這兩場史上有名的秀,則直接導致了楚漢相爭項羽失敗的結局。

劉邦項羽約定,先入咸陽者為王。劉邦率先入關,不但沒有騷擾百姓,甚至連關中的美女和財寶都未動分毫,處於弱勢地位的劉邦也用這種方式在作秀,向項羽秀他的忠誠,向天下人秀他的仁義。



而處於強勢地位的項羽呢,則是要顯示他主宰一切的霸王氣,入關之後據說先一把火燒了阿房宮,再殺秦王子嬰,最後竟然喪心病狂地屠殺平民百姓,這個“項王”實在讓人聞風喪膽。失民心者失天下,項羽這“入關三部曲”讓他一下子盡失關中人心,楚漢之爭的勝負或許從那時就已經註定。為什麼非要這樣做呢?

項羽無非是在秀,想告訴天下人,大英雄項羽已經入關啦,所有人必須無條件臣服。你子嬰之前不是不服,跟我作對麼?關中人不是不希望我入關麼?我殺了你們,燒了你們的宮殿,看誰還敢反對我?

這場血腥的“秀”,目的只是告訴天下人,項王有多麼強大,對他們有著絕對的統治地位,反抗者,就得死。相形之下,實際上劉邦才是個老謀深算的“實力派”,項羽過多注重表面效果,頂多算個“偶像派”。


鴻門宴本來就是一場“大秀”,導演兼主演范增、張良,主演項羽、劉邦、樊噲、項莊。其實項羽需要做的只是坐在那喝酒吃肉,下個命令就完了,導演范增早就布下了天羅地網,等著劉邦送上門來呢。

可是項羽居然連這場最簡單的戲都沒能演好,反倒是劉邦表演得對項羽恭敬有加,絲毫看不出謀反之心,堪稱絕對的“演技派”。宴會上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範增多次給項羽使眼色,只要他一聲令下就能要了劉邦的小命,但他卻遲遲不肯下令。為什麼?

他看劉邦如此謙恭,沒有謀反的跡象,他不能聽信曹無傷和範增的一面之詞殺了功臣,毀了他的英名。項羽在這個時候想到的不是除掉對手,而是想如何把自己的英雄秀進行到底,不能被天下恥笑我不夠英雄。

頗有心機的劉邦早就看透了項羽作英雄秀的弱點,你要面子我圖實惠,悄悄從上廁所的小道溜走了。項羽的英雄秀,成全了劉邦,氣得範增吹鬍子瞪眼,不久便一命嗚呼了。



最可悲的是,項羽到死都在作秀,還在想自己要做一個完美的偶像。

被圍垓下,四面楚歌,項羽起身飲酒作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敵人已經大軍壓境,這大英雄還有心情玩傷感呢!被漢軍重重圍困,自知再無機會逃脫,他仍然不忘作秀,他對身邊的騎兵說:“我要為你們殺掉對方一將。”

果然沖向敵群,斬殺了漢軍一大將。可這除了能證明他的匹夫之勇外,還有什麼意義?最後被逼退到烏江,烏江亭長來接應他,仍願意支持他東山再起。然而項羽想的是,我這樣落魄有何顏面再見江東父老啊,還不如堂堂正正地死了讓人尊敬。

為了大英雄尊嚴和“霸王”的榮譽,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戰死沙場,而且為了自己的榮譽怕老婆落入敵手,把虞姬先殺掉了,讓她也“被英雄”了一次。這時候他大為感歎:“天亡我,非戰之罪,我何渡為?”

認為是老天要讓他滅亡,可見他死都沒能死明白,不知道自己之所以失敗,正是因為太愛表現自己,太喜歡逞能,太重視表現出豪氣霸氣和天下第一牛氣,太在乎所謂“大英雄”的尊嚴與榮譽。一句話,太喜歡作英雄秀了。



回首項羽短短的三十年的生命,實在是留下了太多遺憾。如果他不那麼愛作英雄秀、不那麼剛愎自用,就不會濫殺無辜,不會在關鍵時刻表現出“婦人之仁”,不會寧可拔劍自刎而不圖謀東山再起,那麼楚漢相爭一定又是另一番局面。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的這首詩,究竟是讚賞他天下第一牛的英雄氣,還是感歎他作到死的英雄秀呢?究竟是感歎他可敬,還是感歎他可悲呢?我總覺得是後者,總覺得是在告訴人們一個道理:作秀可以害死人。
editor
文章: 150
註冊時間: 週二 6月 9日, 2015年 8:42 pm
聯繫:

Re: 楊貴妃所吃荔枝來自哪裡?

文章 editor »

揭秘千年不敢挖真相 秦始皇陵實存水銀江河
2016年12月03日06:30   
 
  西元前247年,秦始皇開始在今天的西安市臨潼區驪山腳下建造一座堪稱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在以後的2000多年時間裏,圍繞著這座神奇的陵墓也引發了越來越多的謎團和猜想。秦始皇陵地宮究竟有多大?真的存在“水銀江河”嗎?氣勢恢弘的地下軍陣著實讓人歎為觀止,那麼,秦帝國的地下“養馬場”又在哪里……11月22日,秦俑學第八屆學術研討會在臨潼召開,國內100餘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對秦陵進行再次審讀和研究,並提出一些新的觀點。
1.jpg
1.jpg (36.16 KiB) 已瀏覽 3547 次
地宮藏“水銀江河”被證實水銀可能來自旬陽
  西元前247年,秦始皇就開始給自己修陵墓。陵墓選在驪山腳下,因為這裏是秦的都城。有傳言,秦始皇陵以水銀為江河大海的記載見於《史記》,《漢書》中也有類似的文字。難道地宮中真的像《史記》中記載的那樣存在水銀嗎?

  “物探考古表明,秦始皇陵地宮位於高大的封土之下,深30米,底部呈長方形,東西長80米,南北寬50米,墓室四周、頂部為石質結構,墓室的空間高度15米。經過兩次科學測試,以及文獻資料、相同時代考古資料推斷,秦陵地宮底部存在以水銀為材料製作的秦帝國水系版圖,地宮頂部為四神二十八星宿的天文圖像。”原秦陵考古隊隊長、西北大學教授段清波認為,秦陵地宮的設計理念是戰國晚期以來形成的陰陽五行宇宙觀的再現,墓室頂部象徵著天,墓室底部象徵著大地,以水銀製作的帝國水系版圖,是秦為水德(秦水德是秦王室以黃帝為自己祖先所推導得到的德行,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禮服旌旗等都用黑色)的象徵。

  讓專家稱奇的是,將地宮內水銀分佈探測圖和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秦朝疆域圖對照,發現這兩張圖竟然有著驚人的相似。中國地質調查研究院研究員劉士毅介紹,通過物探證明,地宮內的確存在著明顯的汞異常,而且汞分佈為東南、西南強,東北、西北弱。如果以水銀的分佈代表江海的話,這正好和我國渤海、黃海的分佈位置相符。

  曾有人推測,秦陵地宮中的水銀可能多達幾十噸甚至上百噸。那麼,大量的水銀又來自何處呢?
  “秦陵之中的大部分甚至全部水銀,有可能來自旬陽。”段清波在其專著《秦始皇陵考古研究》中明確提出,旬陽青銅溝的水銀大概占到中國版圖內水銀含量的20%,而旬陽離秦陵的直線距離也就是100多公里。過去有學者認為秦陵的水銀可能來自重慶東南、湖南西南一帶,但沒有明確記載,而那些地方離秦陵顯然更為遙遠。段清波稱,有證據表明,旬陽的汞礦開採,在先秦時期就開始了。而水銀不易運輸,史料記載,旬陽通往關中的“子午道”在2000多年前已經存在了,提煉的水銀人背馬馱運往秦陵更易實現。

  200多座馬廄坑是秦始皇地下“養馬場”
  秦國早年居於西北,同羌戎長期雜居。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司馬遷寫道“好馬及畜,善養息之……馬大蕃息”。也就是說秦始皇的老祖宗輩輩都是養馬的高手,在《詩經·秦風》也曾狂誇秦地的馬。戰國百年之間,論起騎兵,無人能與秦國相比。當秦始皇的養馬機構設立之後,秦國騎兵的力量就更加強大了。那麼,在秦始皇宏大的地下王國中,除了威嚴列陣的戰馬,有沒有飼養馬的“養馬場”呢?

  《周禮·夏宮·校人》記載:“天子十有二閑,馬六種。邦國六閑,馬四種。”“閑”就是養馬的馬廄。十二閑,則是指十二個飼養馬匹的場所,換句話說,古代天子養馬的廄有十二個。然而,秦代的中央馬廄名稱與數量都沒有明確記載,僅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涉及到“中廄”這一名字。

  11月22日,記者從秦俑學第八屆學術研討會上獲悉,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園外城東側的上焦村發現了200多座小型馬廄坑。目前已經發掘清理了37座,發現有馬坑、跽坐俑坑、俑馬同坑三種類型,坑內大都有隨葬器物。出土物有一定的組合規律,基本組合形式是盆、罐、燈、斧,分別放在馬頭、跽坐俑前。另外,個別陶缽內仍遺留有少量的穀粒,陶盆內有穀子和稻草,這說明陶盆是放飼料的馬槽,陶罐用來盛水飲馬,燈用來在夜晚的時候喂馬照明,而斧則用來剁草。這種與養馬緊密聯繫的隨葬品自成一體,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養馬組合。毫無疑問,這些器物就是當時飼馬的必備用具。出土的陶俑全部為跽坐形,不戴冠,形小卑微,顯示出其地位低下,是飼養馬的一般什役,古代稱為圉人。

  從考古資料與文獻記載來看,秦始皇生前有12所中央馬廄,而上焦村馬廄坑中出土了“中廄”“左廄”“宮廄”“小廄”“大廄”等5種中央的馬廄名稱,證實這批馬廄坑至少代表或向征秦中央馬廄中的這5種馬廄。“上焦村馬廄坑多達數百座,而我們目前只對其中極少一部分進行了發掘,就已經發現了5種馬廄的文字,那麼,我們完全有理由推測,如果全部清理,一定還會出土其他代表馬廄名稱的文字。”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館員蔣文孝認為,上焦村的這批陪葬坑應該是代表了秦中央的所有馬廄,它是秦中央12所馬廄在地下的真實模擬。至此,象徵秦始皇中央馬廄的所有馬廄坑已經全部找到。

  秦朝是骨器使用“最後的高峰”
  目前,帝、後、王、公、侯陵墓考古出土的骨器,以秦始皇陵最為豐富,有車馬器配件、兵器附件、樂器部件、生活用品、娛樂玩具及骨器模擬物等,涵蓋面極其廣泛,由此可見,骨器在秦代後期仍然大量製作和普遍使用。與金屬、玉、石、陶、瓷、漆等材質文物耐腐程度不可相比,秦始皇陵迄今不斷有骨器發現,實屬罕見,呈現出兩千年前這一行業最高水準和精湛技藝。

  “秦發展壯大始終重視畜牧和動物養殖,為骨器手工業提供了大量原料。”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館員呂勁松研究發現,秦始皇陵骨器用料取自多種動物,動物種屬與商、周、漢遺址的發現基本相同,以豬、牛、馬、羊、鹿等為主,獸骨多,禽骨少,家畜多,野生動物少,很少見人骨、魚骨。

  秦始皇陵骨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除了陶器青銅器,其數量排在秦始皇陵園出土文物的第三位。秦始皇陵骨器種類在目前各類大型古遺址考古發現中最為豐富,而其中要數秦兵馬俑坑戰車構件之一的骨管最多。兵馬俑一號坑東端,五個探方裏出土車馬器的骨飾品52件,片形骨鉤11件,都是長方片形,一側平直,另一側下寬上窄,下厚上薄如刀刃,中部有一彎月形缺口,形狀如鉤。另外,一號坑還出土了帶有三個尖齒的骨管19件。

  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K0007陪葬坑發現骨質小件遺物50餘件,有喇叭形骨器、三棱形骨器等,其中喇叭形骨器29件,通高1.5至2.3釐米,一端略鼓,中心部位有一穿孔,另一端呈喇叭形,大多數為實心,個別為空心。器物大小不同,好像是樂器上的旋鈕;圓筒形骨器21件,中空,有大中小三種類型;三棱形骨器1件,截面呈等腰三角形。這些小件骨器可能與樂器中的擊築、鼓瑟、撥箏等有關。另外還發現圓骨片,經陝西師範大學音樂系古箏演奏家鑒定,骨片為弦穿過音箱時的底面墊片。

  “4號俑(俗稱泡釘俑),修復後通高1.57米(不含頭部),其中身高1.54米,腳踏板厚0.03米。下肢及腳的彩繪分為兩層,上層為白色,塗刷的白色顏料為骨白,底層為黑色的生漆;下裳的彩繪為兩層,底色呈黃色,顏料鐵黃,表層為白色,顏料為骨白……”在秦陵考古報告中提到的秦俑彩繪顏料中的骨白,就是在1000℃高溫下加熱骨頭獲得的,作為白色混合物,骨白在秦俑肉色和長袍的粉色部位裏得到證實。

  骨器歷史與實際一樣久遠,經歷了漫長歲月,秦是骨器生產與使用最後的一個高峰,秦始皇陵許多骨器種類都是第一次面世,為研究秦代社會經濟生活與意識形態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和資料。
editor
文章: 150
註冊時間: 週二 6月 9日, 2015年 8:42 pm
聯繫:

Re: 楊貴妃所吃荔枝來自哪裡?

文章 editor »

中國長城到底有多長?國家文物局:21196千米
2016年12月03日06:30   
 
  今年以來,河北懷來男子破壞長城磚牆、遼寧綏中長城修繕(“最美野長城”被抹平)、山西山陰“月亮門”長城坍塌等都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國人引以為傲的萬里長城究竟有多長?數千年風霜洗禮至今留存幾何?當今保護傳承有何難題?
11.jpg
11.jpg (50.32 KiB) 已瀏覽 3546 次
長城(資料圖)
  近日,國家文物局公佈的《中國長城保護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首次曬出了長城的“家底兒”——牆壕遺存總長度21196.18千米,各時代長城資源分佈於北京、河北、山西等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404個縣(市、區)。

  綿延範圍過長也帶來保護修繕難題,對此國家文物局表示,將在明年年底前完成長城保護總體規劃,優先實施一批長城搶險加固工程,引入無人機等加強巡查,並重點保障長城沿線欠發達地區的財政資金支持。
  焦點1
  採用無人機等方式加強巡查
  《報告》提到,由於長城分佈地域廣,修築延續時間長,除個別點段為磚石結構外,長城主體多為就地取材、夯土構築。加上長期以來自然侵蝕風化、人類生產生活和歷史環境變遷等多重因素影響,保存至今的長城大多已坍塌或損毀,甚至地面部分已全部消失。

  因此,長城保護常常被一些地方政府所忽視,對長城保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責任落實、工作措施不到位,許多長城點段缺少必要的人員管理。
  對此,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表示,將推動建設長城國家級監測管理體系,與測繪部門等合作採用無人機等方式加強巡查,強化日常養護與管理。
  他說,國家文物局嚴格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和“最小干預”的原則,優先實施一批長城搶險加固工程,及時消除自然和人為因素可能造成的安全隱患。並加強長城科學保護修繕,針對存在的搶險不力、干預過度、工程管理亟待規範等問題,及早提出針對性措施,完善相關技術標準等。

  針對地方政府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劉玉珠表示,國家文物局將持續開展長城專項執法督察,嚴格責任追究,層層傳導壓力,讓“有責必問、問責必嚴”成為長城保護管理的新常態,敦促落實政府責任和加強部門職責,切實履行《長城保護條例》法定職責。
  焦點2
  明年底前出臺長城保護方案
  《報告》指出,目前長城保護尚未成為民眾的行為自覺。個別地方保護修復缺少有針對性的科學方案,施工管理粗放,施工品質不高,對長城本體或環境風貌造成影響。
  今年發生的幾起破壞長城的事件均引發熱議,“這些熱點事件都反映出全社會對長城保護的高度關注”,劉玉珠說,河北懷來男子破壞長城磚牆事件雖然可能只是極個別的,但它反映出我們的長城保護宣傳力度還需要加強,公眾對文化遺產的敬畏心還需要增強。至於遼寧綏中長城保護修繕事件,“確實對我們文物系統觸動很大”,他說,反映了文物保護工程管理中的諸多不到位,還有對長城保護理念的普及沒有深入人心,行業與公眾缺乏溝通,資訊不對稱。山西山陰“月亮門”長城坍塌事件也反映了長城保護工作日常巡查不到位,沒有對存在安全隱患的瀕危長城段落進行及時必要的加固,仍然是基礎工作不牢固。

  劉玉珠說,國家文物局將加大長城保護宣傳力度,在建立長城保護專家諮詢制度的同時,擴大公眾的參與權和話語權,讓大家都能為長城保護做力所能及的事。至於針對目前長城保護總體規劃缺失的問題,我們將力爭在2017年底完成長城保護總體規劃,同時還要繼續推進省級長城保護規劃和長城主要點段規劃的編制和實施。

  焦點3
  落實長城日常保護管理經費
  《報告》提到,目前長城保護的問題,還包括現代人為或自然的破壞和損毀加劇,“野長城”遊覽需要加強服務引導,制約長城保護的諸多困難與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保護形勢依然不盡如人意。

  針對現在長城保護經費支出結構重搶救保護、輕日常養護的實際,劉玉珠表示,國家文物局將與財政部一起研究完善財政投入機制,優化支出結構,落實長城日常保護管理經費,並對長城沿線欠發達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給予重點支持。

  劉玉珠表示,特別是長城沿線貧困縣較多,長城保護員經費難以得到有效保障,要想方設法解決這個問題。同時,加大長城研究、展示和宣傳。新建一批長城保護展示示範區,發揮好國家級長城保護中心的作用,開展長城歷史、保護、管理、利用研究。加大長城保護宣傳教育力度,運用互聯網+、全媒體傳播等多種手段,利用長城文化進校園、進課堂等方式,加強對全社會特別是青少年長城精神的宣傳教育,充分發揮長城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獨特作用。

  ■ 北京落地
  北京573公里長城已修繕40多公里
  據統計,目前北京市轄區內共有長城573公里,分佈在全市6個區。
  昨日新京報記者從市文物部門有關人士處瞭解到,今年8月至10月,國家文物局部署開展了長城執法專項督察,北京市得分最高,特別是安全執法方面幾乎沒有扣分情況。

  “北京較早出臺了長城保護地方規定”,該人士說,目前北京市長城保護,主要是按照現有法規制度進行日常監管,同時市財政也投入了較大資金進行保護。同時,還發動社會力量協助監督文物管理工作,例如今年成立的北京長城保護志願服務總隊中,志願者們就會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長城巡查,勸阻不文明行為,及時發現並上報破壞長城等行為。

  至於所謂的“野長城”,則是對尚未依法、有組織進行對外開放的長城的統稱,北京市分佈有長城的門頭溝、昌平、延慶、懷柔、密雲、平穀六區都有,主要依屬地管理原則落實保護措施,包括行業部門、屬地鄉鎮、村民,以及志願者看護等。
  未來五年內將逐步進行修繕,“驢友經常去的、迫切需要保護的會較早安排修繕”,他說,目前箭扣長城已經開始修繕;至於現存狀況較為良好、驢友去得少的長城段落可能會稍向後排。

  他透露,目前北京573公里的長城中,已經完成了40多公里的修繕,“非常難,一個是由於地理環境原因,修繕材料都得靠騾子和驢往上拉”,另外,專業文保人員也相對缺乏,以及相關保障依然不足等原因,使長城安全保護還需進一步加強。

  “人手等各種保障不太到位”,他坦言,這既包括修繕的人手,也包括日常巡查的人手,“每個區專業部門就那麼幾個人,還承擔很多其他的任務”。因此,長城保護還需要社會人士更多地參與、監督、保護,這樣可以讓文物部門更加及時地掌握長城的安全情況
editor
文章: 150
註冊時間: 週二 6月 9日, 2015年 8:42 pm
聯繫:

Re: 楊貴妃所吃荔枝來自哪裡?

文章 editor »

歷史上最後一個太監,將溥儀這個秘密公開

發表於:2016-12-07 13:29:52
作者:cj1011 
111.jpg
111.jpg (26.88 KiB) 已瀏覽 3531 次
太監是我國封建制度下特有的產物。一個有能力和思想的太監,對皇權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如李蓮英。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一封建制度下專有的產物也隨著清朝的滅亡而消失,孫耀庭就是歷史上最後一個太監。
222.jpg
222.jpg (39.71 KiB) 已瀏覽 3531 次
孫耀庭是天津靜海人,家裏世代為農,父母共生了6個孩子,他排老二。而孫耀庭和許多電視中演的那樣,受家庭條件的影響,被家人送到宮裏當了太監,在那個時候,是一人進宮,養活全家的。溥儀退位後,由於被伺候慣了,便不顧民國法律的約束,在民間大肆招收宮女太監,孫家在此時花錢找人將15歲的孫耀庭送進了宮裏。
333.jpg
333.jpg (42.61 KiB) 已瀏覽 3531 次
進宮後他的第一任主子是載濤。後來端康太后身邊缺人,又聽人誇孫耀庭機靈,便將他安排到自己宮裏幹雜活。孫耀庭的太監生涯開始入正軌。
444.jpg
444.jpg (32.39 KiB) 已瀏覽 3531 次
後因表現好被安排給了皇后婉容。婉容在那時算是大人物,身份尊貴,長得又漂亮出眾,孫耀庭在宮裏的地位一下子就上升了,他專門負責婉容的日常生活。洗澡沐浴這些都由他一手安排。
555.jpg
555.jpg (25.64 KiB) 已瀏覽 3531 次
孫耀庭曾說婉容洗澡從不動手,只要坐在那裏,剩下的都由宮女完成。關於溥儀是否因某種病而不能生育這一清朝大謎團,孫耀庭只說了一句話:“溥儀幼時在宮裏受過傷害,後尋醫未果。水路不走,走了旱路。”
666.jpg
666.jpg (53.25 KiB) 已瀏覽 3531 次
後來溥儀帶婉容逃到日本人那,孫耀庭結束了自己的太監生涯。回家後的他日子過的並不好,雖然在宮裏會伺候人,但回了農村後什麼都不會,全靠兄妹接濟。建國後,孫耀庭搬進了北京廣化寺安度餘生。孫耀庭也是有才華的,91歲時,他還親筆寫下“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的字畫。
222.jpg
222.jpg (39.71 KiB) 已瀏覽 3531 次
editor
文章: 150
註冊時間: 週二 6月 9日, 2015年 8:42 pm
聯繫:

Re: 楊貴妃所吃荔枝來自哪裡?

文章 editor »

為什麼在古代女孩被稱為黃花閨女?

發表於:2016-12-05 14:17:21
作者:找豬 

這還得從古代女孩子的裝扮上說起。古時未婚女子在梳妝打扮時,都喜愛在臉上“貼黃花”。黃花就是用採集的花粉,做成黃色的粉料,再用薄芝片、雲母片、蟬翼、魚鱗、蜻蜓翅膀等剪成各種花、鳥、魚的形狀,沾滿黃粉之後將其粘貼於額頭、酒靨、嘴角、鬢邊等處。也有用黃顏色的飾粉直接在額上或臉頰兩側畫上各種花紋的。
a1.jpg
a1.jpg (25.81 KiB) 已瀏覽 3529 次
“貼黃花”是少女特有的妝容,因此,也就成了少女的代名詞。南朝陳後主《采蓮曲》中雲:“相催暗中起,妝前日已光。
古時未婚女子在梳妝打扮時,都喜愛在臉上“貼黃花”。黃花就是用採集的花粉,做成黃色的粉料,再用薄芝片、雲母片、蟬翼、魚鱗、蜻蜓翅膀等剪成各種花、鳥、魚的形狀,沾滿黃粉之後將其粘貼於額頭、酒靨、嘴角、鬢邊等處。
a2.jpg
a2.jpg (24.64 KiB) 已瀏覽 3529 次
也有用黃顏色的飾粉直接在額上或臉頰兩側畫上各種花紋的。“貼黃花”是少女特有的妝容,因此,也就成了少女的代名詞。南朝陳後主《采蓮曲》中雲:“相催暗中起,妝前日已光。隨宜巧注口,薄落點花黃。”北朝民歌《木蘭辭》裏,木蘭恢復女兒打扮的一個標誌就是“對鏡貼花黃”。 可見貼花黃是古代少女的一種必不可少的裝扮。
editor
文章: 150
註冊時間: 週二 6月 9日, 2015年 8:42 pm
聯繫:

Re: 楊貴妃所吃荔枝來自哪裡?

文章 editor »

太監李蓮英怎麼伺候慈禧太后洗澡?

發表於:2016-12-07 14:16:41
作者:山支來遲 

慈禧在脫下太后的制服、卸下太后的“職務頭銜”後,她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這也許就是這件藝術品想要表達的意思。在很多傳說和野史裏面,慈禧都被描繪成一個貪婪、自私而淫蕩的女人。之前幫助慈禧畫像的那個美國的卡爾小姐,在宮裏不但沒有好好安分守己,更是胡說八道一大堆。她說慈禧是一個和李蓮英一個浴盆洗澡的怪物,而且光緒皇帝也明擺著要和這個外國女人有一腿,因為他總是試圖去親吻這個外國來的洋女人。這樣的書籍到了社會上,當然會讓那對以前根本不了解的人產生誤解。對此,我爺爺非常憤怒,說這個美國女人簡直就是胡說八道。

但是慈禧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後來我看到過慈禧身邊侍女說的一些話,也求證了家裏的長輩,這才清楚:雖然說旗人的女子是天足,但是也和漢人一樣,對於腳也要隱蔽的。洗腳、換襪子都不能讓外人看見。
當媳婦的都是關上屋門,睡覺前洗腳,兒子年歲大了,媽媽洗腳,也不能讓兒子看見,更不用說光著腳走出閨門了。
爺爺也曾經聽隆裕說過這樣的話:很多人都胡說八道,說老太后和李蓮英怎麼怎麼,這是完全沒有根據的。老太后為了顯示自己的教養,為了顯示自己的高貴,也為了顯示自己的尊嚴,對於一些事情是非常在意的,向來不許太監沾手。有人瞎編,說老太后腿疼,把腳放在椅子上,伸著腿讓李蓮英給按摩,這純粹是胡說。

再說,宮裏戒備森嚴,老太后身邊隨時有宮女陪伴,如果有這樣的事情,老太后也早就羞臊死了。老太后從年輕開始守寡,年輕的時候都沒有什麼事,何況年老了呢?
聽完爺爺描述隆裕當初說的話,我心裏感到很塌實。畢竟事關自己長輩的聲譽問題,所以我對這些很在意。如果卡爾小姐描述的事情是由在慈禧身邊伺候的人說出來的,即便是隆裕這麼說,我都有可能相信,而來自美國的卡爾小姐作為當時宮裏的一個客人,不僅沒有機會在慈禧身邊伺候,也沒有資格隨便走動,怎麼會傳出慈禧和太監一起洗澡的說法呢?

她說慈禧和李蓮英在一個澡盆洗澡,很顯然是胡說八道。因為在慈禧洗澡的時候,不是每個人都能在場的,即便卡爾小姐作為宮裏的貴客,那個年代的婦女洗澡,也不可能讓人圍觀。除非是卡爾小姐親自伺候慈禧太后洗澡,她才能真正看到慈禧是怎麼樣洗澡的。但是如果卡爾小姐在場的話,慈禧又怎麼能開放到和太監在一個盆子洗澡而被人圍觀呢?很顯然,說謊的是那個卡爾。她為了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胡編亂造而已。
一位在慈禧身邊伺候過的宮女也就慈禧洗澡的問題回答過一些人。她說:伺候老太后洗澡和洗腳,專有四個貼身的丫頭。洗腳兩個,洗澡是四個。平常她們也幹點零活,但專職是沐浴。這些丫頭也是經過訓練的。怎樣用毛巾熱敷膝蓋啊,怎樣搓腳心的湧泉穴啊,有一套專門的技術。
洗腳時,老太后往椅子上一歪,嘴裏不停地與底下人說閒話,享受著洗腳人的搓揉,這是她老人家最鬆散舒適的時候,宮女常常在這個時間裏得到意想不到的賞賜。
腳洗完後,如果需要剪腳指甲,兩個洗腳的宮女中一個點起手提式羊角燈來,單腿跪下,手持著燈,另一個也單腿跪下,把老太后的腳抱在懷裏細心地剪。這之前還要有個“請剪子”的過程。在老太后的屋子裏有嚴格的規定,不許摸刀子、剪子。如果需要用,必須要事先請示。伺候洗腳的宮女向內寢的人輕輕說句“請剪子”。侍寢的轉稟老太后,老太后說:用吧,還在原地方。這時侍寢的才敢拿出剪子來交給洗腳的宮女。

完畢後,洗腳的宮女請跪安退出,這才完事。差不多天天如此。那麼既然有這麼多宮女伺候慈禧洗澡,慈禧又怎麼能開放到和一個太監一起洗澡呢?況且作為太監來說,因為自身的問題,他又怎麼能把自己的缺陷暴露在外人眼裏呢?很顯然,是不可能的。
那個宮女說起慈禧洗澡的事情來,也說這和時令有密切關係。如果天熱,洗得勤點,夏天差不多要天天洗,冬天隔兩三天洗一回,都是在晚上,宮裏白天沒有洗澡的。
洗澡的時間,一般在傳晚膳後一個多小時,在宮門上鎖以前。因為需要太監抬澡盆、擔水,連洗澡用的毛巾、香皂、爽身香水都由太監捧兩個託盤進來。太監把東西放下就走開,不許在寢宮逗留。司沐的四個宮女全部一樣的穿著,一樣的打扮,連辮根、辮穗全一樣。由掌事兒領著向上請跪安,這叫“告進”。算是當差開始。

在老太后屋裏當差,不管幹多髒的活,頭上腳下都要打扮得很俐落,所以這四個宮女,也是新鞋新襪。太監把澡盆等送到廊子底下,託盤由宮女接過來,屋裏鋪好油布,抬進澡盆注入溫水,然後請老太后寬衣。這個時候,除非伺候慈禧洗澡的人,別的人是根本沒辦法進入的。這就又說明一個問題,即便是慈禧身邊最親的人,要看到慈禧洗澡,也是萬萬不能的,更別說一個太監了。所以由此推斷,來自美國的畫家卡爾小姐確實是一個大話精,是一個編造故事的高手。

因為我後來特別注意關於慈禧的報導,所以也看到過很多這方面的問題。後來看到在慈禧身邊曾經伺候過慈禧的宮女榮兒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可以證明慈禧這個人到底是什麼樣的:“民國以來,有好多的人問我,說李蓮英值夜,聽到老太后在屋裏咳嗽,他怕驚動老太后,就跪著爬進了寢宮,給老太后倒碗水喝,使得老太后很感動。那麼說老太后不就成了孤寡戶了嗎?沒人答理沒人瞧,夜裏咳嗽,連碗水全喝不上,那還稱什麼皇家太后呢?這些胡講亂唚的話,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說才好。

還有人問我,說慈禧太后愛聽楊小樓的戲,主要是喜歡楊小樓的武功,讓太監把他裝進食盒裏,抬到寢宮裏去。這更是沒影的事。老太后、皇后好比兩只鳳凰,我們宮女好比一群麻雀,整天圍著鳳凰轉,最少也有十幾只麻雀在後邊跟著。這是制度、是規矩,抬進一個大活人來,往哪里放啊!這都是哪兒的事!我還不知道對我們宮女會瞎編些什麼呢?所以我除去對誠心誠意想知道點宮廷故事的人以外,我閉口不講宮裏的事。”
editor
文章: 150
註冊時間: 週二 6月 9日, 2015年 8:42 pm
聯繫:

Re: 楊貴妃所吃荔枝來自哪裡?

文章 editor »

霸王別姬真相:虞姬真是自殺?

  《霸王別姬》對於許多人來說可謂耳熟能詳。歷史上到底有沒有虞姬這個人?從現存的史料來看,應該是真有其人,因為兩部重要的史學著作——漢初陸賈所著的《楚漢春秋》以及司馬遷的《史記》都提到了虞姬這個人。陸賈和司馬遷生活的時代,離楚漢爭霸時代相距不遠,所以他們的記載應該是可靠的。
a1.jpg
a1.jpg (195.96 KiB) 已瀏覽 3242 次
  《史記》中虞姬或引自《楚漢春秋》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虞姬的描述其實非常簡單,甚至都沒有記錄她的名字,只是說她是一個姓虞的美人:"有美人名虞"。到了唐代的《括地志》一書中才出現"虞姬"這個名字,但"虞姬"的意思,也並非是"姓虞名姬"。"姬"在古代只是女人的一種代稱,很多人把它理解成是姓虞名姬,實在是一種誤讀。

  在京劇裏,虞姬自刎而死,讓人不勝浩歎,那麼,歷史上的虞姬真的自殺了嗎?應該是沒有。歷史上最早記載"霸王別姬"這段故事的,應該是陸賈的《楚漢春秋》,但這本書在南宋之後就失傳了。現在能看到的對霸王別姬故事記述最早的史書就是《史記》了。

 《史記》中是這樣記載的:"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這段文字,很可能是司馬遷從陸賈的《楚漢春秋》中轉述過來的,因為《漢書》的作者班固曾在《司馬遷傳》中說:"司馬遷據《左氏》、《國語》,采《世本》、《戰國策》,述《楚漢春秋》,接其後事,訖於天漢。"國學大師王利器先生也曾說:"蓋司馬遷撰《史記》據《楚漢春秋》,故其言秦、漢事尤詳。"也就是說,司馬遷寫《史記》時,參考過《楚漢春秋》。

  司馬遷為何沒寫虞姬自刎
  需要注意的是,《史記》中司馬遷並沒有寫虞姬自殺身亡。司馬遷為什麼沒有寫?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陸賈在《楚漢春秋》中也沒有寫虞姬自刎一事;二是《楚漢春秋》中記述了虞姬自殺身亡的事,但司馬遷認為有違歷史的真實,所以沒有採用。前一種可能性大,也就是說,陸賈在作《楚漢春秋》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寫虞姬自殺身亡的事。陸賈約生於西元前240年,約卒於西元前170年,他生活的年代離那段歷史比司馬遷更近。所以,如果他沒有這麼寫,那麼只能有一個推斷,即虞姬並沒有自殺。
a2.jpg
a2.jpg (154.63 KiB) 已瀏覽 3242 次
  《垓下歌》"和歌"存爭議
  在《史記》中,司馬遷只記載了項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唱完之後,虞姬也和了一首,內容是什麼?司馬遷沒記,但唐朝有個叫張守節的人記了,他在《史記正義》一書中從《楚漢春秋》中引錄了這首和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這首"和歌"的真偽,也存在著爭議,有人認為"和歌"是後人的偽作,一是不符合秦漢時期詩歌的風格,二是如果《楚漢春秋》中真有這首"和歌"的話,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為什麼沒引用呢?

  虞姬和項羽感天動地的愛情,成為盪氣迴腸的燦爛傳奇,故事雖然感天動地,但那只是"故事家"言,當不得真。歷史上的虞姬很單薄,後來的故事,是民間作者不斷演義出來的,口口相傳,到了明代甄偉所著的小說《西漢通俗演義》,才形成了比較成型的故事版本,京劇《霸王別姬》,使這個故事更加家喻戶曉,但離真實的歷史,卻越來越遠了。

真相:虞姬不是項羽老婆
  熱播的古裝大劇《王的女人》毀譽參半,成為近期觀眾和網友討論的熱門話題。其中備受爭議的是將項羽、劉邦、虞姬、呂雉4人的故事進行重新編寫。對於觀眾的質疑,編劇於正頗為不滿,稱虞姬這個人物《漢書》裏面根本就沒有,是京劇裏虛構出來的,既然是虛構的,為什麼不可以改編,為什麼她就一定要和楚霸王在一起?難道史書裏真的沒有虞姬這樣一個真實人物嗎?虞姬和項羽的關係究竟怎樣呢?

  歷史上的虞姬確有其人
  北國網、遼沈晚報記者採訪了百家講壇主講王立群,王立群告訴記者:"在文學史上虞姬這個人物是真實存在的,並且是以正面的形象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裏曾經記載:'有美人名虞。'由於'姬'是對古代婦女的美稱,所以後人冠以'虞姬'之名。"
a3.jpg
a3.jpg (37.07 KiB) 已瀏覽 3242 次
  史書中對虞姬的記載只有寥寥數筆,但是作為藝術形象,對虞姬的刻畫是非常豐滿的,王立群說:"虞姬作為藝術形象最早出現在元代戲曲裏,在元明雜劇和傳奇中,虞姬一直是作為道德符號出現,但缺乏完整的藝術形象,直到京劇《霸王別姬》,虞姬徹底轉變為情感實體,成為舞臺上的美麗女性形象之一。"

  項羽妻子另有其人
  曾有傳說:虞姬是吳中虞氏美女。項羽初隨伯父項梁起事,轉戰到吳中。那一年項羽24歲,正值青春年少,血氣方剛。虞姬是項羽軍中一員戰將虞子期的妹妹,美麗而好武,虞姬十分愛慕年輕勇猛的項羽,自願嫁給他為妾。

王立群稱,《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由此可判斷虞姬是伴隨項羽左右的。但從其他史料中可判斷項羽的妻子另有其人,可並無記載其妻的真實姓名。由於項羽生性多疑,手下團隊多任用項姓將領和其妻子的娘家人,所以推斷虞姬並非項羽的妻子,她並沒有任何封號,只能稱其為"王的女人"。

  後虞姬死於四面楚歌聲中,張愛玲曾感歎:"假如他成功了的話,她將得到些什麼呢?她將得到一個'貴人'的封號,她將得到一個終身監禁的處分……他們會送給她一個'端莊貴妃'或'賢穆貴妃'的諡號……"的確,就算楚霸王當了皇帝,虞姬也不過是成千上萬的貴妃中的一個而已。
a4.jpg
a4.jpg (70.33 KiB) 已瀏覽 3242 次
  虞姬血染處長出"虞美人"草
  一把劍,兩刎頸。成就了英雄項羽和愛妾虞姬千古愛情的淒婉美談。王立群介紹,對於霸王別姬這段,《史記·項羽本紀》中有簡略的交代。"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闕,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楚漢相爭,楚王屯兵垓下,兵少食盡,被漢王軍隊重重包圍。漢王聽從張良的計策,命漢軍高唱楚歌,以動搖楚軍軍心。項羽聽見四面楚歌大驚,"難道漢王已經得到楚地?怎麼他軍中楚人這麼多?"於是起床,在帳中飲酒。霸王有寵姬虞姬和烏騅駿馬,乃慷慨悲歌,他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和歌而舞,霸王見此情況,自知將敗,泣淚數行。
a5.jpg
a5.jpg (66.88 KiB) 已瀏覽 3242 次
  在文學作品中,描寫虞姬為了不拖項羽後腿,便對項羽說:"賤妾生隨大王,死亦隨大王,願大王前途保重!"她一轉身,突然從項羽腰間拔出佩劍,向自己項上一橫,就這樣香消玉殞。項羽撫屍大哭一聲,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跨上戰馬,殺出重圍。但終究沒有逃出漢兵的追擊,到了烏江邊無處可逃,自刎於江邊,這年項羽才31歲,當年的虞姬大約20多歲。傳說在虞姬血染的地方長出了一種罕見的豔美花草,人們為了紀念這位美麗多情又柔骨俠腸的虞姬,就把這種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這名稱就一直流傳到今天。

 虞姬害死了項羽嗎 項羽與虞姬的淒美愛情故事

  虞姬什麼品格讓現今人依然傳誦-----堅守婦道的虞美人
  在古代,弄權的女人都美麗,而一些美麗的女人卻不都弄權。她們默默無聞,堅守婦道,無私奉獻,光彩照人。虞美人就屬後一種。

  虞美人即虞姬,是項羽畢生鍾愛的一個女人。
  有人說項羽和虞姬的愛情是天生一對,地配一雙。這項家和虞家原都是楚國貴族,秦始皇滅楚後,遷移到今江蘇省宿遷縣過隱居生活。項羽和虞薇從小一起長大,兩小無猜、青梅竹馬,這兩家於是結為秦晉之好。
a6.jpg
a6.jpg (226.56 KiB) 已瀏覽 3242 次
  虞姬嫁給項羽之後不久,陳勝、吳廣領導的秦末農民起義開始了。項羽和叔叔項梁帶著八千子弟兵也樹起了義旗,項羽從此戎馬倥傯,開始了緊張的軍旅生活,南征北戰,晝夜廝殺。作為妻子的虞姬,隨軍行動,項羽戰到哪里,她就跟到那裏。

  戰場的形勢瞬息萬變,先是陳勝、吳廣的義軍發展迅速,所向無敵,主力部隊都進入了關中,打到距秦國都城咸陽只有幾十裏的地方。咸陽城兵臨城下,情況萬分危急;可不久秦軍在張酣帶領下反撲,迅速扭轉了戰局,吳廣在滎陽失敗,陳勝在陳縣被殺,項梁也在定陶戰死。

每當項羽在外苦戰,虞姬就守在帳中等項羽回來,時刻掛念著前線的戰事,心裏七上八下。有一天項羽回來,虞姬連忙把他迎入帳內,但見項羽形容疲憊,神色倉皇,精神狼狽,不像從前得勝回來雄赳赳、氣昂昂的大英雄氣概,便知道有些不好。

  等到項羽坐定,喘息略平,便帶著笑臉,輕聲細語,小心翼翼地問起前方的戰事。當她聽到項梁戰死的消息時也不禁失色,悲傷萬分,可臉上又不敢現出驚慌的神色,怕惹起項羽的煩惱。她連忙命人擺上早已準備的酒肴,借著美酒,替項羽解悶消愁。這種時候她只能把悲傷的淚水偷偷咽下去。
a7.jpg
a7.jpg (54.72 KiB) 已瀏覽 3241 次
  就這樣,在項羽領兵出戰時,她給他鼓勵,寄予深情厚望,保佑平安歸來;在項羽凱旋歸營時,她以翩躚舞姿,千般柔情,萬般嫵媚,歡歌娛曲給他祝賀;在項羽遇到挫折的時候,她便以"勝敗乃兵家之常事"的話給他撫慰;甚至她還會穿了戰靴,披上繡甲,騎馬跟著項羽在陣上衝鋒,作他堅強的後盾。有了這一強大的精神支柱,項羽越戰越勇,所向披靡。
editor
文章: 150
註冊時間: 週二 6月 9日, 2015年 8:42 pm
聯繫:

Re: 楊貴妃所吃荔枝來自哪裡?

文章 editor »

隱藏了千年的秘密!劉備謀害關羽真實原因
2017-01-29 10:16:57

  從小看三國,看到關羽之死的時候,總是覺得有些蹊蹺。北有曹操,東有孫權,關羽孤軍北上,身後沒有任何支援,不是找死是什麼?就算關羽看不明白,劉備看不明白,諸葛亮也看不明白?

  後來總算明白,其實劉備看明白了,諸葛亮看明白了,關羽也看明白了,就連曹操和孫權也都看明白了。關羽不死,大家的日子都不安生;關羽死了,大家都放心了。所以,整個《三國演義》,其實核心就在關羽之死。

  所以結論是:關羽死於謀殺。

  那麼,是誰謀殺了關羽?

  為什麼關羽必死
  首先說說為什麼關羽必死?這不妨從荀彧之死說起。
  荀彧是最早跟隨曹操的謀士,在曹操謀士中排名僅次於郭嘉,對曹操忠心耿耿,立下許多功勞,曹操對他非常尊重。荀彧家族“四世三公”,家族地位遠遠高於曹操,因此荀彧對於曹操的貢獻還包括荀家江湖地位給曹操帶來的好處。
  

  可是,荀彧這個人幫曹操的目的,是助其匡扶漢室。到後來曹操封魏王加九錫,荀彧發現他有篡奪漢朝的野心,於是站出來反對曹操,結果曹操大怒,賜了一杯毒藥,害死了荀彧。
  為什麼先說荀彧?因為關羽和荀彧是一類人。

  關羽這人,沒事喜歡讀《春秋》,講大義。他追隨劉備固然有兄弟義氣的成分,但最根本的,還是希望能匡扶漢室,留名千古。
  
有一點很能說明問題,那就是關羽被曹操俘獲後,曹操封他為“漢壽亭侯”。名義上是漢獻帝所封,實際上是曹操封的。對於這個封號,關羽十分看重,畢竟這在名義上是漢朝所封,自己從此算是漢朝的官員了。
  後來離開了曹操,按理說關羽就應該避免再提這個“漢壽亭侯”,以免刺激大哥劉備。因為在劉備眼裏,這就是曹操封的。可是,關羽依然高調自稱“漢壽亭侯”,大旗上繡著“漢壽亭侯關”。在他看來這是榮譽,可是大哥眼裏這是曹操給的糖塊。華容道關羽私放曹操後,其實劉備心中就有點涼了,看來這個老弟有點靠不住啊。
  

  關羽為什麼私放曹操?有意氣的成分,可是還有更深的考慮:假如劉備殺了曹操,那麼劉備很可能就會是下一個曹操。
  諸葛亮料到了關羽會放曹操,因為他知道關羽的目標是匡扶漢室。為什麼料到了還要讓他守最後一關?因為他知道三足鼎立才是最好的結果。

  魏蜀吳三家頭痛
  到劉備取了西川,諸葛亮法正等一班兄弟極力勸說劉備稱帝,可劉備拒絕了,先自封了漢中王。為什麼?因為關羽這時在荊州呢,自己要是稱帝,等於是逼關羽投降曹操。
  

  可就是自封漢中王這件事,關羽心中也很不滿:沒經過漢獻帝批准,這就是僭越啊。所以,劉備封關羽為五虎上將之首,關羽不肯受命。

  《三國演義》其實寫得很是傳神,當費詩帶著劉備的任命書來到荊州的時候,關羽直截了當地問:“漢中王封我何爵?”語氣中明顯帶著不滿和不屑,因為他知道,作為王,劉備是沒有資格封爵的。之後聽說自己被封為五虎上將之首,大怒。
  關羽的反應很不正常啊,沒感覺到嗎?雖然最後關羽勉強接受了封號,其不滿已經昭然若揭。
  費詩一定把關羽的反應原原本本告訴了劉備和諸葛亮。對於劉備來說,這時候很難做。讓關羽進四川吧,那今後一定鬧翻,關羽恐怕就是荀彧的下場,自己則落下過河拆橋的惡名;讓關羽繼續鎮守荊州吧,保不定什麼時候就投降了曹操。怎麼辦呢?

  這時的孫權也很撓頭,因為關羽佔據荊州,隨時可以順流而下,攻打吳國。曹操也很頭疼,因為荊州為戰略要衝,隨時能夠北上中原,攻擊許昌。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關羽就成了魏蜀吳三家共同頭痛的一個人物了。
  

  但是,關羽本人也很頭痛。跟著劉備幹吧,那就是漢賊;投降曹操吧,恐怕也是漢賊;投降孫權吧,那也是漢賊。自立為王吧,那還是漢賊。怎麼辦呢?最不想當的就是漢賊,可是條條道路都寫著漢賊兩個大字。
  腹背受敵劉備不救
  曹操想了個壞主意,派人去躥嗦孫權出兵攻打荊州。孫權不是傻瓜,他也知道關羽不好對付,所以回信給曹操,建議還是曹操去打荊州。結果,曹操和孫權都不打,但是暗中都在做準備。
  

  說起來,諸葛亮最壞。他讓劉備拜關羽為前將軍,起兵取襄陽。
  關羽不是傻瓜,他知道起兵取襄陽就等於攻打曹操,而身後是孫權在虎視眈眈。問題是,前有曹操後有孫權的情況下,大哥劉備竟然沒有派幾個兄弟來撐場子。以一己之力對付曹操和孫權,行嗎?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假裝有條件也要上。

  在北伐之前,關羽其實做好了兩手準備。好的一手是一路順利剿滅曹操,然後扶持漢室一統天下;壞的一手是戰敗而死。這兩種結果都不是漢賊,所以,關羽欣然北上。

  劉備、曹操、孫權其實都懷有同樣的期望:關羽千萬別取勝啊。
  關羽出兵取樊城,隨後水淹三軍,擒於禁斬龐德,威震天下。曹操是嚇壞了,甚至準備遷都。可是司馬懿看得清楚,他知道在魏蜀吳三家都不希望關羽走得太遠的情況下,他一定走不遠。
  孫權行動了,呂蒙白衣入荊州,襲取了荊州。試想,如果此前諸葛亮派趙雲來守荊州,十個呂蒙來也是白給。
  

  前方,強弩之末的關羽終於被徐晃擊敗,於是退守麥城。這時,廖化前往上庸求援,上庸守將是誰?劉備的乾兒子劉封。劉封竟然拒絕救關羽,這就讓人看不明白了。如果沒有劉備或者諸葛亮的明示或者暗示,他敢不救關羽?

  就這樣,正面曹操,背面孫權,再加上劉備不救,關羽縱有三頭六臂也不能不敗了。
  終於,關羽被吳國所擒。到了這個時候,關羽是決定要死的。最終被殺,也算是求仁得仁。
  關羽之死“皆大歡喜”
  

  關羽以死來成就自己的理想,而劉備曹操孫權也都得到了各自想得到的。所以,關羽之死稱得上是皆大歡喜,四方多贏。關羽死後不久曹操也去世,於是曹丕、劉備、孫權紛紛稱帝。
  關羽死後,劉備殺了劉封,算是做個姿態,而劉封無疑是作了替罪羊。但是很顯然地劉備有些良心發現,深感對不住關羽,於是出兵吳國為關羽報仇。

  在關羽這件事上,劉備對諸葛亮恐怕有些不滿,所以諸葛亮上表勸他不要伐吳的時候,劉備“擲表於地”斷然拒絕,這樣的事情在從前是沒有過的。也正因為對諸葛亮不滿,劉備伐吳竟然不帶諸葛亮玩,明顯的是不信任。
  當然,一切歷史都無從印證,只有利害關係歷歷在目。羅貫中則早已經看透了一切,該埋的伏筆都埋下了,只看我們能不能領悟。

  到此,結論昭然若揭:諸葛亮謀殺了關羽,劉備、曹操、孫權都是幫兇。整個三國期間,他們共謀作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謀殺了關羽。也許正因為如此,關羽比他們都要高尚,所以關羽成了聖人,而他們沒有。
editor
文章: 150
註冊時間: 週二 6月 9日, 2015年 8:42 pm
聯繫:

Re: 楊貴妃所吃荔枝來自哪裡?

文章 editor »

廣東嶺南特產,荔枝季節又來了

唐代白居易的《荔枝圖序》讚美荔枝:“殼如紅絹,膜如紫綃,肉瑩白如雪,漿液甘酸如醴酪”。末代蘇東坡在品嘗嶺南荔枝時,寫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齊白石荔枝圖:
timg (1).jpg
timg (1).jpg (223.25 KiB) 已瀏覽 3055 次
timg (2).jpg
timg (2).jpg (15.53 KiB) 已瀏覽 3055 次

楊貴妃吃荔枝
timg (8).jpg
timg (8).jpg (65.31 KiB) 已瀏覽 3055 次
timg (6).jpg
timg (6).jpg (77.54 KiB) 已瀏覽 3055 次
timg (7).jpg
timg (7).jpg (40.84 KiB) 已瀏覽 3055 次
timg (9).jpg
timg (9).jpg (27.84 KiB) 已瀏覽 3055 次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在《過華清宮絕句》留下的名句將荔枝美名千古傳遍,但很少有人知道唐朝時極易變質的荔枝是如何從南國運到長安的。
  荔枝鮮果極易變質。白居易在《荔枝圖序》中講“若離本枝,—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日五日色香味盡去矣”。
  從史料記載可以看出,古代北方達官貴人吃到的都是鮮果。為此,當年專門開闢了從南到北專運荔枝的“荔枝道”。

  世人傳統對“一騎紅塵妃子笑”的解釋是,當年沒有飛機空運,為讓楊貴妃吃上色香味俱全的鮮荔枝,只得派人將剛摘下的荔枝,一個驛站一個驛站地換快馬於當日送到京城。因此,楊貴妃看到快馬蕩起的塵埃,知道是有人送她愛吃的荔枝來了,故喜形於色。

  但從常理看,嶺南距長安幾千里之遙,再快的馬也不可能一日抵達。後人考證認為,楊貴妃所食的鮮荔是採取將帶果大樹移植的辦法送到長安的。史載:“以連根之荔,栽於器中,有楚南至楚北襄陽丹河,運至商州、秦嶺不通舟揖之處,而果正熟,乃摘取過嶺,飛騎至華清官,則一日可達也”。

  此外還有兩種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荔枝是中國最早採用低溫和氣調貯藏的果品。《廣東新語》記載了一種辦法:“藏荔枝法,就樹摘完好者,留蒂寸許,蠟封之,乃剪去蒂,複以蠟封剪口,蜜水滿浸,經數月,味色不變”。

  徐勃在其《荔枝譜》介紹了另一種辦法:“鄉人常選鮮紅者,于林中擇巨竹鑿開一穴,置荔節中,仍以竹籜裹泥封固其隙,藉竹生氣滋潤,可藏至冬春,色香不變”。
回覆文章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