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品市場又是一年風雨蹉跎

您的第一個版面描述。
回覆文章
editor
文章: 150
註冊時間: 週二 6月 9日, 2015年 8:42 pm
聯繫:

中國藝術品市場又是一年風雨蹉跎

文章 editor »

2016:中國藝術品市場又是一年風雨蹉跎
2016年05月30日15:20
1674079.jpg
1674079.jpg (17.69 KiB) 已瀏覽 2188 次

  “2016年的經濟形勢,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嚴峻。2016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面臨的問題和矛盾將更加錯綜複雜,經濟發展處在階段更替、結構轉換、模式重建、風險釋放的關鍵期,預計GDP增長6.8%左右,較2015年小幅放緩。”

  ——來自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報告
  榮?還是枯?與宏觀經濟緊密捆繞的藝術市場,熬過2015年中國經濟史上頗為動盪的一年,面前等待的,又是2016年更為複雜的經濟形勢。那麼,今年的藝術市場該何去何從呢?

  2016:又是一年風雨蹉跎?

  看看這些市場走勢,就會瞭解到2016年整個世界經濟形勢的基本面如何,太多的不確定和負面因素,使得投資者在2016年的預期整體謹慎起來。
  從全球到中國,在這一年必將會有一些變數。
  拿一直與中國較勁的美國來說,鑒於美國經濟持續復蘇以及美元的強勢回歸,亞洲避險資金的流入,預計美國的藝術品市場在2016會有不錯的表現,會繼續穩坐藝術品市場老大的位置,並拉開與第二名的距離。

  至於中國,機會與挑戰並存。
  繁榮已達巔峰,等待的自然是一場考驗
  來自最大的兩家國際拍賣行佳士得和蘇富比的資料顯示,藝術市場近些年的繁榮已經達到巔峰。
  1月底,這兩家公司公佈了2015年的業績,均報告稱,年銷售額較前年略有下降。這是自2010年以來兩家公司首次都未能實現增長。

  佳士得報告稱,2015年自己的拍賣和私下交易總額為48億英鎊,約合68億美元,比2014年下降了約5%。蘇富比去年的交易額為66億美元,比2014年下降了約1%。

  這些數字不代表泡沫破裂,甚至算不上重大調整,但兩家公司都認為,2016年對藝術市場來說是一個考驗,反映出更廣闊世界的不穩定性。

  Right Capital公司向交易商和收藏家提供藝術品抵押貸款。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保羅•雷斯(Paul Ress)說:泡沫已經撇清,油價暴跌導致藝術市場“大量資金”流失。現在進行藝術品交易的俄羅斯人和巴西人少了很多,中國經濟放緩也對原材料和股票市場產生了連鎖反應。藝術界的潛在買家們感覺沒有去年那樣富有。

  對佳士得交易額的分析反映出2015年藝術市場的重大轉變。由於紐約市場為爭取畢卡索和莫迪利亞尼等藝術家的名作而進行了多項一次性巨額交易,所以印象派和現代作品的拍賣額增長了57%,達到13億英鎊,而戰後和當代藝術品(它們是2009年至2014年的主要增長動力)的交易額下降了14%,降至15億英鎊。18世紀前繪畫大師作品、19世紀藝術品以及俄羅斯藝術品的逐年銷售額下降了37%,降至1.549億英鎊。

  2016年,如果拍賣公司允許市場自我調整,不提供過多的保證金,那麼將不會出現很多拍賣紀錄。
  藝術品所有者們擔心出現衰退,更不願意出售高價值作品。蘇富比和佳士得2月份的印象派和現代藝術作品拍賣會以及倫敦的當代藝術拍賣會均比去年的同類型拍賣會規模小,估價低。

  蘇富比2月3日的印象派和現代藝術夜間拍賣會包括54件作品,最低總估價為9760萬英鎊,而去年2月的拍賣會共有75件作品,交易總額為1.864億英鎊,總估價為1.392億英鎊。

  當晚的明星拍品是《女人頭像》,是畢卡索1935年的一幅習作,畫的是他的情人、繆斯瑪麗-泰蕾茲•沃爾特。它的最低估價是1600萬英鎊,約合2280萬美元,沒有最低保證金。目前的所有者于2013年11月在紐約的蘇富比拍賣會上以3990萬美元買下該幅作品。

  2月11日,在佳士得的當代藝術品夜間拍賣會上,這家拍賣公司和一個協力廠商金融家擔保蘇格蘭畫家彼得•多伊格1991年的油畫《山澗間的建築師小屋》獲得擔保,最低估價為1000萬英鎊,約合1420萬美元,比它3年前在倫敦一次拍賣會上的拍賣價多了230萬英鎊。


  佳士得當代藝術品夜間拍賣會上62件拍品的最低總估價為5040萬英鎊,幾乎是該公司2015年包含64件拍品的同類型拍賣會最低估計的一半,那次拍賣會的交易額為1.171億英鎊。
  隨著注重投資的買家們現在對花費鉅資購買非著名藝術家的作品感到擔憂,如今的市場由畢卡索和多伊格所屬的“20世紀藝術”這一新門類所主導。

  菲力浦斯拍賣行的當代藝術拍賣會往往是最熱新人的風向標。它於2月9日在倫敦舉行了本年度首次“20世紀和當代藝術”拍賣會。會上46件拍品的最低總估價為2860萬英鎊。去年,菲力浦斯不僅拍賣馬克•布拉德福德和陶巴•奧爾巴赫等藝術家的作品,還加入德庫寧和德基裡科等上世紀著名藝術家的作品,共取得5.23億美元的拍賣銷售額,比2014年增長了34%。

  但是20世紀藝術市場本身是否也是一個即將破碎的泡沫,就像1991年印象派藝術市場的泡沫破裂一樣?
  現在,藝術品是富人的必購品。如今,金錢集中在0.1%的富人手中。不管他們在世界何地,這些超級富豪都需要地位象徵。他們都想收藏畢卡索、裡希特和沃霍爾的作品。
  但是,很多人不太確定藝術界其他上萬名不太出名的藝術家在過去創作的作品會是什麼行情,更別提之前5000年的藝術品。

  在不景氣的2016年,重新發現的藝術天才將成為一個反復的主題。1月22日, 義大利代理公司M&L Fine Art為慶祝倫敦邦德街新畫廊開幕,推出一場展覽,展示安傑洛•薩韋利的11件白色油畫。薩韋利生於加勒比,曾長期在紐約居住,他的單色畫作受到抽象表現主義的影響。那些作品創作於1963年至1989年,價格在2.5萬歐元至15萬歐元之間,約合2.7萬美元至16.3萬美元。

  調整過後還是調整
  2015年,中國藝術品市場沿著可持續發展的軌道艱難前行。在持續經受市場調整炙烤的同時也逐漸走向成熟與專業。在拍賣行業,與以往相比,除了不斷挖掘新的市場增長點,同時更加注重商業管道的拓展和學術的深度挖掘。將2015年幾家知名拍賣行的業績進行盤點後可見,各公司的秋拍成交額無論是環比2015年春拍,還是同比2014年同期都明顯有所萎縮,所以說,中國藝術品市場依然處於調整之中。引人注目的是四大拍賣巨頭之蘇富比、佳士得、嘉德、保利的市場支撐力度有所下降,而二線拍賣公司的競爭力卻有所增強,北京匡時、西泠印社等拍賣行在整個年度的表現卻可圈可點。自2013年起,我國文物藝術品拍賣成交額一直處於不斷地調整當中。從2013年的峰值576.24億元,經歷過2014年僅280.9億元的猛跌,2014年略有回升,達到313.83億元,隨即又小幅下降,2015年全年的藝術品拍賣總額為307.6億元,較2014年微降2%。雖然下降不多,但這是自2013年以來不斷調整的結果。

  這當中的調整既有藝術品市場本身內部調整需求原因,也受我國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下降也和2015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整體下滑有關。2015年全球藝術品市場相比2014年474億歐元的成交額有所上升,超過510億歐元。但是2015年中國市場占全球藝術市場的份額從24%下降至22%,雖然中國藝術市場總額只是略微下降了1億歐元,但是在全球藝術市場提升的時間內,國內藝術市場總額下降具有內部的特殊性。2015年全球藝術品市場相比2014年474億歐元的成交額有所上升,超過510億歐元。但是2015年中國市場占全球藝術市場的份額從24%下降至22%,雖然中國藝術市場總額只是略微下降了1億歐元,但是在全球藝術市場提升的時間內,國內藝術市場總額下降具有內部的特殊性。

  2015年一直處於低谷期的藝術品收藏和投資市場,即使過了一個鞭炮轟鳴的2016年春節,依然沒有改變其平淡低迷的預期,然而畫廊、藝博會或將面對日趨蓬勃的消費市場,這無疑為藝術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將倒逼行業做出更多創新。

  在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趙力看來,由於長期針對收藏或投資的市場環境,以及局限於個體小規模經營的藝術策略,畫廊和藝術博覽會的行為和觀念亟待徹底改變,模式亟待多元化創新。在未來的市場競爭格局下,畫廊的新發展方向有兩個——或是連鎖性的主題畫廊,或是單體的“巨無霸”,而其經營內容將日趨當代化。

  此外,藝術和商業結合的項目也將成為未來幾年的趨勢,這反映市場從各個角度與產業結合,各種各樣的點在形成,這種有效的結合才能真正推動整個市場未來的發展。

  新常態下,藝術品拍賣行業同樣需要轉型和創新,對於轉型和創新的方向,業界的看法不盡相同。在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趙旭看來,2016年中國藝術品市場要把握三個方向:開發新買方、新平臺,找到新的藝術品來源;發展藝術品金融,希望專業的行業領頭羊來支援,給市場提供流動資金;發展藝術品電商,非標準商品電商空間無限。

  蘇富比亞洲資深顧問溫桂華則認為,2016年藝術品市場可能會出現分化,高值的小眾收藏與中產審美消費,以及投資保值將給更多拍賣公司和畫廊一個定位的機會。“如果定位準確,未來將平穩發展,反之2016年將充滿風險。同時,‘互聯網+’在2016年會有更多的拓展空間,傳統與‘互聯網+’結合將衝破傳統的購藏體驗,使市場更先進、更精彩。”溫桂華表示。

  藝術品電商成就投資
  藝術品電商近幾年的風生水起,借助互聯網的優勢迅速佔領藝術品市場地位,成功吸引了“投資”的矚目。

  2011年-2015年是藝術品電商市場大放異彩的幾年。藝術品傳統市場的逐漸消沉,消費者消費習慣以及消費思維的轉變,讓藝術品電商市場借助互聯網的優勢風生水起,成就了如趙湧線上、翰墨千秋、藝典中國等藝術品電商的相繼發展。

  藝術品電商之所以成為可行投資方向,除了其投資載體為藝術品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其專業度。藝術品電商擁有比其他普通電商更高的專業門檻,以及對藝術品市場行業的風控把握度,藝術品電商以互聯網為載體,也就註定了藝術品電商是以低價起步,相較于傳統藝術市場的高額投資,藝術品電商的投資風險不僅相對小並且更加適合普通大眾。
  從大眾投資角度來說,借助藝術品電商平臺撿漏的投資形式是可行之道,但並非只僅限於此。互聯網所代表的新媒體、新管道,除開為藝術品的流通開闢了新路徑,同時也為普通大眾開啟了一條創新的投資模式。

  在如今的藝術品電商市場中,藝術品電商既滿足了消費者對藝術品的消費需求,同時也滿足了消費者對藝術品的投資需求。藝術品電商平價起步的概念很好地吸引了中低層消費者,相繼的投資模式更是將藝術品電商的概念灌輸其中,擴大了藝術品電商市場的深度和廣度,成為了一條適合普通大眾的投資途徑。

  調整與突圍:在“熔斷”時
  2016年更多的期待可能不是新奇,而是深耕細作梳理和發展板塊的價值。
  中國股市在新年第一周遭遇了熔斷,而藝術品市場則在去年經歷了“熔斷年”。很多年輕畫家手裡原先有大批訂單,多得都畫不過來,但進入2016年他們手裡卻幾乎一張訂單都沒有了,意味著前期的訂單畫完以後,他們到了新的一年兩手空空了;國內有很多畫廊和畫店在2016年進入歇業狀態,因為門可羅雀,交易非常清淡,一些畫廊不得不歇業;很多中小拍賣公司取消了原定的拍賣檔期。

  這種“熔斷”其實也是一種自我保護。藝術精品仍然有好的價格,一般性的普品或者曾經依賴的“禮品市場”衰落,導致市場交易額迅速地萎縮,這是 “新常態”下藝術品市場的一個現象。

  在2015年的藝術品市場上,普品(普通藝術品)、禮品、畫家、畫廊都遭遇了“熔斷”。 2016年,唱空派不再是少數派,但對於市場調整的時間過程上仍存在爭議。瘋狂生長之後,在調整理性成為藝術品市場新常態下,來自國內一線拍賣公司、畫廊代表、資深藏家也在謀劃新一年的轉型與調整。

  過去一年藝術品拍賣市場激情與悲壯的兩極分化十分明顯:好幾年沒有這種夜場人聲鼎沸的現象,春秋兩季拍賣中出現了6件成交過億的拍品,其中潘天壽的《鷹石山花圖》拍出了2.79億元。但同時也有很多中小拍賣行做不下去了;國內藝術品市場在調整階段的底部盤整,反觀國際拍賣行像蘇富比和佳士得都在創歷史新高,這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反差。

  2015年還有一種矛盾現象的出現,中國的藝術品買家在國內市場資金很緊張的情況下,反而走出國門到海外去買藝術品,甚至世界第二個藝術品高價10.84億元的《裸女》也是中國買家創造的。王健林、王中軍、劉益謙們去買畢卡索、買莫迪利亞尼,這是一個重要的標誌,提醒國內從業者供給出現了問題。品種的單一,模式的單薄,法律法規上、行政管理上的制約,自身的從業理念上的制約,出現這種現象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中國拍賣行業發展跟中國經濟發展曲線是一樣的,拍賣恢復二十多年來,發展的過程也是非常迅速。2016年更多的期待可能不是新奇,而是深耕細作梳理和發展板塊的價值,藝術品市場可能會出現分化,高值的小眾收藏與中產審美消費,以及投資保值將給更多拍賣公司和畫廊一個定位的機會。
  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總裁兼CEO胡妍妍透露,今年針對大眾藝術品收藏的嘉德四季會隨之變化,一方面是拍賣時間的調整,節奏上稍微慢一點,在拍品的選擇上要更好。另外對新的藝術家或者是對當代藝術家有一個更多的推動作用。


  市場格局:買買買
  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裡,藝術品消費或許會支撐中國藝術品市場未來的轉型和結構,改變過去以收藏市場或投資市場為主要屬性的狀況。
  買家離場是藝術品市場經營者最恐慌的。業內人士發現那些從地產界、能源界等各個傳統行業進入藝術品市場的企業家成功者,最近3年以來都已經退離市場,有很多買家並不是沒錢,他們買藝術品原來是由於喜歡,而且可以看到一個光明的未來,但是由於目前的經濟環境,藝術品又越來越便宜,有些人就離場了。
  藝術品消費、藝術品收藏和藝術品投資或將成為未來5年的三駕馬車,而在後兩者總體處於低迷的狀態下,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裡,藝術品消費或許會支撐中國藝術品市場未來的轉型和結構,改變過去以收藏市場或投資市場為主要屬性的狀況。這種改變會使中國藝術品市場進入一個具有廣泛參與度的大眾化市場。中國藝術品市場經營內容將日趨當代化是一個趨勢。能夠反映時代精神並具有個性面貌的當代藝術家或許能夠成為未來的市場明星,其藝術創新價值以及對於社會影響力的貢獻度會成為一個顯性指標。

  現在是一個開發新買家的好時候,往往幾個新買家就能對市場起決定性貢獻。在拍賣場上,新買家多十個,這市場就會非常厲害。

  業內人士稱,現在新買家都比較年輕,比如浙江、上海的一些“富二代”,這些“80後”們有自己的藝術品味,他們不光在拍賣市場上買,也願意在畫廊買或接受私洽購買一些藝術品。
  2016年也有一些資本在蠢蠢欲動,一旦好作品出來是能夠找到買家的,這其中資本占了很大部分,因為藝術品市場能夠體現資本的流動和保值增值。2012年以前,藝術品的禮品市場很大,現在重新回歸以收藏為主,藝術品又回到健康發展的軌道。價格下來了,新買家進入,這是2015年最為可喜的變化,也將直接影響2016年的整體市場。

  在佳士得給出的一組資料中,也可以看到在新興市場前所未有的需求增長下,市場交易品類的明顯變化。50年前,佳士得最重要的品類是歐洲古典大師,從14世紀到19世紀初的歐洲古典大師占佳士得全球拍賣份額超過1/3甚至更多;80年代,印象派就成了最重要的一個品類;近三四年,戰後當代領銜所有品類在全球市場上份額達到48%。到去年為止全球藝術市場中,戰後當代占到48%,印象派和古典大師分別是24%和11%-12%的水準。

  藝術品市場瘋狂野蠻增長的時代肯定是過去了,所有數字都表明藝術品消費不是一個空洞的思路,而是確確實實存在於市場,可能是蓄勢待發的一個市場。

  自2012年開始,中國藝術品市場進入漫長調整期,業內一直在觀望:2011年拍賣總成交額過6000億的輝煌時代何時能夠重來?在觀望與等待的同時,人們也意識到,通過市場選擇和互聯網等新技術、新的參與者進入,洗滌一些塵埃,未嘗不是好事情。

  網路買家在去年秋拍中的大手筆令人記憶猶新,1.15億元的齊白石《葉隱聞聲冊頁》被互聯網買家收入。
  互聯網的衝擊提醒我們要改變傳統模式即20年形成的老炮模式,不改將是窮途末路。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上, 不管是“億元時代”,“千萬時代”,90%以上的拍品是50萬以下,平均價位是3萬左右,這對於互聯網不是一個難題,技術革命也會帶來藝術體驗的變化。

  連結:訪談
  問:2016年,互聯網+大背景下拍賣行業該怎樣抓住市場?互聯網正在改變許多行業生態,能不能給傳統拍賣行業打一針強心針?

  北京保利拍賣執行董事
  趙旭:網路拍賣做的是平臺,就像拍賣公司也是做平臺,拍場的客人比較傳統,不會在網上拍。但出乎意料的是,去年秋拍很多東西從網上成交,特別是信劄。信劄專場拍了一百多件,全部是網路買家買走,網上成交額達幾百萬。所以,網路拍賣也是一個趨勢。但是,真正購買單件作品過億的人會不會通過互聯網購買,取決於他能否提前觸摸到這個作品。

  我們可以通過拍賣公司賣一件5億的藝術品,而互聯網上是可以有更多想像空間的,比如我們可以幫明星賣他的日用品,賣他喜愛的一些東西,也可以賣藝術家衍生品,在2016年,互聯網電商將會是一個非常大的空間。

  中國當代藝術品收藏家、經紀人
  李蘇橋:網上交易代替了線下出價機制,但這並不是互聯網藝術交易的未來。互聯網藝術交易的未來應該是有更多人能夠接觸藝術品,像接觸任何其他商品一樣,但在網上體驗藝術品目前還沒有觸摸感和視覺感特別好的產品。

  2016:錢從何而來?
  沒襖沒肉的勞動人民們,
  以及本來有襖但是被股市扒走的小中產們,
  都在這個春天問著同樣的問題:2016年的錢從哪裡來?
  2015年的狀態,恰似一個靠激素和春藥發力的壯漢,內火敗去、藥效盡失之後的力不從心打擺子。這似乎預示著,長期以來靠人口紅利、能源消耗、基礎建設刺激的中國經濟神話,開始隨著新政的上臺正式落下帷幕。人民幣對內雙降、對外貶值;股市去杠杆讓幾乎70後一代中產階級成了炮灰。
  每一年的結束都是在冬天,而這個冬天貌似還沒有聽到那句燉了三十年的雞湯“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沒襖沒肉的勞動人民們,以及本來有襖但是被股市扒走的小中產們,都在這年起始問著同樣的問題:2016年的錢從哪裡來?

  錢從哪裡來,這個問題是藝術市場的命門問題。通常我們能想到的錢的來源無非有幾個:一是政府撥錢,二是大企業出錢,三是大藏家大金主,四是外國大藏家大金主。顯然,這是傳統藝術市場都能想到的錢,而這些錢估計2016年是不太靈了。

  哪裡有錢,新的生態就在哪裡生長。中國的藝術市場要成為產業而非僅僅是一個行業,就必須自立生態,不能老靠著贊助和撥款過日子;而一切行業成為產業需要越過的龍門,有兩個:一是用金融的錢,二是用百姓的錢。2016年,藝術市場的錢就從這兩處來——大眾永遠是載舟的海洋;而被通脹逼成餓狼的可投資資金正充滿了嘗試新肉的欲望。

  說白了,就是藝術的大眾化,讓藝術品走進千家萬戶,這一點在理論上已經反復討論過,問題在於:怎麼去獲得這個錢。一個方法是降低價格門檻,讓大家都消費;一個是藝術金融,讓老百姓都投資藝術——前者的路徑是藝術品電商,後者的路徑是文交所。

  此處可能許多人疑惑了:藝術品基金不是已經出現兌付難了嗎?文交所不是已經飽受詬病了嗎?
  然也,之前的“金融”本質上是一種“粗放金融”,之前的文交所本質上是一種“前文交所”——它們的方向都沒錯,只是做法錯了。今日的問題,不在於金融和文交所,而是在於我們迄今為止仍然只知道道聼塗説、簡單否定;譬如面對一台故障機器,只知唾駡腳踹、不會修理。

  “粗糙金融”和“前文交所”最大的問題,是說起來一點都不複雜的問題:藝術品沒有完成產權、定價、監管、增值保障等基本屬性,就想啟動杠杆、收穫預期、大眾參與,好比沒有地基就想起二層,好比把月亮和天安門估個值就賣給大眾——是你的麼?誰定價?誰批准你賣?買了去哪裡轉手?
  從資金來源分析, 2016年是藝術金融的破冰之日——金融機構通脹壓力下已經開始主動試水藝術基金、信託、小貸甚至抵質押,再加上“熔斷機制作用顯著”,使大量資金逃離股市投向藝術品市場——但要讓金融機構的錢放心地進來,就必須設計一系列嚴密的保障措施,產權必須清晰並且有司法效力、必須有真實反復的市場定價、必須有信用機構的背書、必須有經得住測算的增值空間、必須有明確的預期和流通保障、必須按計劃實現每年的增值。

  藝典中國CEO邱童認為,藝術品金融的關鍵在於資料。“目前可以確定的是,互聯網將給藝術品金融帶來很大的突破,因為只有借助互聯網,才可以最大化地拿到資料。”
  在接連曝出兌付危機等負面消息後,近兩年炙手可熱的藝術基金、藝術信託、藝術眾籌等藝術金融產品,不斷受到質疑,但在市場融資需求和未來趨勢的推動下,業內對藝術品金融的嘗試仍是前仆後繼,新的藝術金融產品層出不窮,比如與當下最時髦的互聯網金融結合而成的藝術品抵押P2P網貸。
  北京保利是國內最早開展藝術品金融的企業之一,保利文化藝術融資租賃公司負責人郭建巍認為,保利拍賣近10年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們採用了“金融杠杆”——為買家融資,解決買家參與高價藝術品競購的資金流動性;為藏家提供預先資金,方便前期徵集;為藏家做藝術品抵押,解決藝術品長期佔用資金問題。

  目前,金融機構通脹壓力下已經開始主動試水藝術基金、信託、小貸甚至抵質押——但要讓金融機構的錢放心地進來,就必須設計一系列嚴密的保障措施,如產權必須清晰並且有司法效力、必須有真實反復的市場定價、必須有信用機構的背書、必須有經得住測算的增值空間、必須有明確的預期和流通保障、必須按計劃實現每年的增值等。
  再有,要吸納百姓的錢就要讓藝術品大眾化,讓藝術走進千家萬戶,帶動市場的真正繁榮,這也是未來的重點。但由於目前大眾審美教育的缺失、藝術品市場的種種不規範、藝術品的“錢”高和寡、流通管道匱乏,都嚴重制約了藝術品的大眾化,所以如果期待2016年就能從老百姓兜裡掏錢,還為時過早。

  在新資金方面,業內人士認為有可能會有有能力有意願的實體機構,包括房地產企業和上市公司入場,他們需要建立藝術資金池,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對主業和企業文化也是很好的補充,2016年會是個很好的機會。

  連結:訪談
  1月份,北京保利拍賣執行董事趙旭和中國當代藝術品收藏家、經紀人李蘇橋共同進行了一場有關2016年藝術品基金的討論。問:五六年前在過億天價藝術品頻出的時候,藝術品基金也層出不窮,一度達到幾百家,由此帶來的藝術品金融也看似紅火了一陣,但最後都偃旗息鼓。現在這樣一個尷尬的局面,未來隨著經濟好轉會不會有更多金融資金進來?

  趙旭:每一件藝術品都是非標準的商品,在基金上去運作一個非標準的商品是很強的挑戰,這需要專業+時間+膽識,這是一個不可以預測市場的項目。

  李蘇橋:國內藝術品金融產品為什麼氾濫?因為我們按照金融要求去做藝術品,而不是按照藝術品的市場週期做藝術品。如果按照市場週期去做藝術品放7到10年,沒有人會失敗,都會成功。

  我也參與過一些國外藝術品基金的工作,比如說英國瑞士,我覺得原因是投資人不需要我三年之內要達到怎樣的回報,投資人對藝術品基金有一個基本的想像,他們願意在裡面投入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在這個時間段內,能不能看到你所運行的藝術品基金會沖底。藝術品市場本身盈利能力太弱,導致把藝術品當金融產品的一些機構服從資本的要求,靠發行債券、股票甚至是高利貸獲得高利潤。高回報和短週期的不合理,導致中國藝術品金融化畸形。
  2016藝術市場:書畫>>>>>
  2016年書畫市場:怎麼玩?
  書畫本身是沒有價值的,價值是玩這個遊戲的人賦予的。
  所以書畫的價值,就看誰在玩,怎麼玩。

  一個書畫家不但要技術好,還要看附加值的含量有多高,只有綜合實力高的畫家,才能讓資本玩下去,否則即使價值炒作上去,也只會曇花一現。

  書畫藝術收藏,本身就是資本遊戲。這個道理,玩書畫的,一定明白,書畫本身是沒有價值的,價值是玩這個遊戲的人賦予的。所以書畫的價值,就看誰在玩,怎麼玩。一個書畫家不但要技術好,還要看附加值的含量有多高,只有綜合實力高的畫家,才能讓資本玩下去,否則即使價值炒作上去,也只會曇花一現。

  2015年以前的書畫市場,是不正常的,這與社會形勢有關,確切的說,和腐敗、經濟形勢有關。禮品市場佔據著書畫高檔市場的大半江山。這個時期,是對書畫藝術發展的絞殺,讓書畫家和從業者越來越浮躁,書畫家不能安心創作,書畫從業者只看短期投資回報。慣壞了書畫家,膨脹了書畫從業者的欲望。書畫家的潤格是虛高的,書畫市場泡沫形成。

  2015年國家反腐力度的增強,禮品市場不再,加之從經濟大環境上來說,經濟增長乏力、銀根收緊。其次,市場買氣不足,買家觀望情緒嚴重,使書畫市場失去了相當大份額的資本進入,直接影響了書畫市場的交易,加之之前的泡沫,導致了當下的局面。過去,書畫定價,書畫家和經紀人說了算,沒有定價標準,動輒一平尺幾萬,甚至幾十萬,可謂漫天要價。在如此形勢下,許多人沖昏了頭腦,貸款,甚至賣房,大批囤積認為市場前景無限的書畫家的作品。市場一下慘澹下來,血本無歸者不在少數。表面看受損失的是畫廊和收藏者,其實書畫家本身的信譽度也下降到冰點。
  面對當下形勢,2016年應該怎麼應對?

  面對如此慘澹的市場,書畫家應該加大對畫廊及經紀人的支持力度,理性定價。有的書畫家說了,我原來一平尺好幾萬,你現在讓我降到幾千,面子往哪兒擱,過去買我畫的人,怎麼交代?當初齊白石畫價無非每平尺4元,吳作人每平尺5元,李可染每平尺8元,黃賓虹才1元一張,劉炳森的才幾毛錢。當然時代不同,物價不同,可那時候的普通工人就可以買得起他們的書畫,這些人照樣成了大畫家。

  作為畫廊和拍賣公司來說,市場的寒冬不斷對經營造成考驗,若想生存,就需要不斷嘗試調整相應的市場策略來應對,規避市場風險。大家應該及時調整經營思路,摒棄過去半年不開張,開張吃一年的理念。不能一窩蜂去炒作某個書畫家,炒到最高點,就撂挑子走人,讓別人接盤。不要單純的做一個畫販子,要引導市場藝術化,要有向社會推介優秀藝術品的責任。根據當下形勢,引導、迎合新晉藏家和中小買家的口味,讓藝術融入居家生活,進入大眾消費領域,也是下一步一個重要趨向。一個成功的畫廊,不但要和畫家終生成為朋友,也要跟藏家成為終生的朋友,大家是一條船上的,要雙贏。
  目前書畫微拍很火爆,究其原因無非是微信的迅猛傳播、入門門檻較低。其實微信拍賣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拍賣,它不過是打開封閉的藝術市場的一種形式。微信拍賣的競價仍然帶有許多的盲目性、主觀性、情緒化,拍賣更多是為了有趣,而不是真正對價值的追逐。微拍中格調高的作品往往價格拍不過行畫。很多微拍組織者,沒有對競拍者進行指導,只追求利益,因此在很多微拍群裡,行畫、半印刷品、贗品比比皆是。由於信譽、服務跟不上,越來越多的人對微拍採取不信任的態度,導致現在每天都有很多家微拍開張,同時又有很多微拍停拍的局面。

  當下畫家成千上萬,不可能有一個組織能對所有的作品進行甄別,其實出現贗品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出現贗品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道是贗品,還要去上拍這樣的作品,這完全喪失了最起碼的道德底線。如果發現贗品,應該及時無條件退貨,讓買家放心,這才是經營之道。

  2016年的書畫藝術市場,可能會更加寒冷,但是市場低谷期,很多時候都是機會,這個跟股市是一個道理。
  
  搶生貨 重流傳 講故事
  過去的2015年,市場在拍賣、拍品、買家等方面都呈現出兩級分化:拍賣行在作品徵集上精耕細作,努力挖掘生貨、好貨;與此同時,收藏家越來越挑剔,他們寧願跨界掐尖兒,也不買普通作品。 2016年,拍賣行將迎來生死之戰,也會在這一輪調整中完成轉型。2016年的市場依然很冷,只有那些難得一見的生貨,或是流傳有序、有故事的作品才會被市場認可。

  關鍵字之一:搶生貨
  經過這幾年的消化,好的作品賣一件少一件,已被藏家收入囊中的藏品輕易不會再出現。未來,那些從未在市場出現過的作品,才會刺激買家購買。 2015年的市場也反映出這種趨勢。2015年,過億元拍品產生了6件,其中,一件瓷器,一尊佛像,另外四件都是書畫。6件作品中,除了李可染的《萬山紅遍》、潘天壽的《鷹石圖》,其他都是生貨。不僅億元拍品,包括拍得比較好的作品都是生貨,比如,八大山人《松石草堂圖》成交價達到8165萬元,為八大山人作品拍賣的第三高價。顧景舟“松鼠葡萄十頭套組茶具”,一直被業內認定為其巔峰重器,這件作品最終以9200萬元成交。 在市場調整期,買家氣勢不足、資金短缺的情況下,迫使拍賣行出現了不少生貨。多數藏家都會持觀望的態度,能不買的先不買,只有那些難得一見的生貨,才能讓大家爭搶。保利執行董事趙旭表示上拍作品“60%是生貨”,“比如齊白石的冊頁、傅抱石的《雲臺山記》等,這是保利十年來生貨比例最大的一次”。 2016年,國內外藝術品市場仍冷清,市場勢必會在拍品數量、品質上堅持精品原則。為了刺激買家士氣,拍賣公司找生貨的積極性必然提高,市場變得更理性。

  關鍵字之二:重流傳
  這幾年以來,藏家對作品越來越挑剔,拍得好的作品除了名家名作,還要有故事,流傳有序。2015年,那些流傳有序的作品在都表現不俗,成為市場冷凍期的硬通貨。2015年,《石渠寶笈》著錄的作品依然受寵,流傳有序的文人書畫也表現優異。2015年秋拍拍賣前十的作品,有四件作品經《石渠寶笈》著錄,且有三件作品刷新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其中,文徵明《雜詠詩卷》以8165萬元成交,創個人拍賣新紀錄,也是今秋拍賣第二高價的古代書畫作品。沈周的《溪山深秀圖卷》也以2760萬元成交,該作品雖沒有著錄,但是此卷曾經宋犖、周懷民遞藏,又有謝稚柳、鄧拓題跋所說的“的的真筆”。
  在近現代書畫部分,李可染、黃胄、齊白石、張大千等人永遠有號召力,除了大師名作,他們的作品一般都流傳有序。專家表示,目前市場所提供的大師作品遠超過其真實的存世量,所以未來買東西考證還是最重要的。

  關鍵字之三:講故事
  拍賣行表示,拍品越來越不好徵集了,未來拍賣除了要比拍品質量,還要比誰更會“講故事”。其實,這是市場越來越成熟後,對拍賣行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把東西徵集回來,還要把學術和案例梳理出來。
  2015年秋拍誕生的幾個白手套專場,包括嘉德“沙耆比利時時期藝術專場”、匡時“張光宇專場”與“張大千遺墨專場”,都是源於學術和故事梳理的成功。
  中國嘉德2015年秋拍推出的“沙耆比利時時期藝術專場”,推出的沙耆34件作品,最終成交總額為1018萬元。北京匡時“光宇歸來專場”共16件拍品全部成交。保利“情愫東瀛——山田家藏大千遺墨”專場,該專場齊聚84件拍品,有79件是張大千寫給日本女朋友山田喜美子的情書,最終全數成交,有兩封估價僅一萬元的情書分別以86.25萬和80.5萬元成交。“沙耆也好、張光宇也好,其實都是拍賣公司在徵集過程中主動做出的推廣,兩者有一些細小的差距,但是這種個案性研究會成為未來拍賣行常用的方式。”季濤表示。
  2016年,市場進入深度調整的第五個年頭,拍賣公司也將面對更加嚴峻的考驗,在未來,不但能徵集,還要能講故事的拍賣行才能勝出。
 
  低谷,佈局時機
  藝術品市場一個完整週期為7-10年。
  雅昌藝術品指數顯示,當下藝術品投資已處於2008年歷史性底部階段,也應該是佈局的時機。
  中國經濟長期的L型底部已經逐漸成為市場共識。實體經濟正面臨著舊經濟去產能、降杠杆和新經濟初成長、融資難的困境。根據測算,目前實體投資回報率約為4%,難以覆蓋融資成本(2015年3季度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70%)。從產能過剩行業的廣度和深度、以及當前所處的國際形勢看,這一次我們“供給側改革”面臨的挑戰將遠遠大於1998年的去產能時期。實體經濟的回報率下降不僅僅是週期性的,更是人口拐點後的經濟潛在增速的中樞下移。

  產融資本近幾十年來的加速滲透也側面體現了實體經濟的低迷。2008年金融危機後,產融資本模式從萌芽進入成長期,尤其以傳統週期行業龍頭企業為代表,開始通過設立財務公司、股權投資公司、二級市場舉牌以及直接通過頻繁資本運作轉型創投公司的模式涉足金融領域。與此同時,P2P、互聯網金融等各類新金融模式也在探索中爆發。截至2011年底,央企控制的金融子企業資產規模已經超過兩萬億,其中中石油、國電集團、中石化、招商局、中航工業、中海油、航太科技和中化集團的金融板塊占到央企的60%。而近年來,以中民投、復興集團、泛海集團、萬達集團,以及京東與阿裡巴巴等民營資本大鱷也開始佈局產融結合的模式。

  2016年是傳統行業加速出清的攻堅之年,實體經濟投資回報率的加速下滑將倒逼企業加速轉型,除了舊經濟向新經濟轉型,實體向金融的轉型也將延續2015年的趨勢,產融資本模式的擴張將進入高峰期,進一步加劇資本供給充裕與優質資產稀缺之間的矛盾。

  “資產荒”並非配置資產數量的稀缺,而是收益率的“稀缺”。這種收益率的“稀缺”深層次原因是受制於實體投資回報率的下降,同時也是無風險利率向下的長期趨勢決定的。儘管美聯儲正處於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過程中,但是依然無法改變全球零利率的大趨勢,中國的寬鬆之路尚不到半程。
  總量上的流動性充裕和結構上的居民財富重配催生了資管行業的黃金時代,今天的“大資管”行業管理著近70萬億的資產規模,且正朝著五年100萬億加速發展著。這100萬億投進任何一種傳統資產中都是泡沫:房地產市場正在向下的大拐點上,A股經歷十年不遇的股災後又在全球風險資產大調整中“躺槍”,債市的未來在無風險利率下行空間收窄的背景下也不再明朗,股權投資在經歷2015年的盛宴後僅剩殘羹冷炙。
  “雞蛋不能放進同一個籃子”,但如今的問題是雞蛋太多,優質的籃子太少,大類資產池亟需活水注入。活水一方面需要傳統大類資產新發行的擴容,另一方面更需要大類資產外延式內涵的豐富。近期國內投資者對海外投資和另類投資的關注度持續升溫,正體現了上面提到的大類資產外延式內涵的豐富。由於股債新發規模和海外投資依然嚴格受限,未來大類資產配置的重點依然在於調整配置結構和豐富資產類別。

  藝術品市場本身處於歷史底部,有望開啟上行週期。根據國內外經驗,藝術品市場也有週期性,一個週期為7-10年。2009-2011年為國內市場高潮期,參與主體的擴大、藝術品投資信託產品的問世,使交易額從2009年的212.50億元激增到2011年的947.50億元,2011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大藝術品市場,全球市場份額占比超過30%。2011年後藝術品市場受風險暴露、經濟增速放緩、高壓反腐等衝擊,交易額回檔明顯。當前市場正處於歷史底部,流動性充裕而資產稀缺、優質藝術品供給嚴重不足甚至下滑,配置藝術品正當時。

  從雅昌藝術品信指數規律來看,每次最低谷都是佈局的好時機。目前已接近該指數歷年來最底部時期,有望迎來上行週期,建議逢低建倉。
  當前我國居民財富水準快速上升趨勢為藝術品投資提供了經濟基礎。從國際經驗看,人均GDP在達到8000美元時,藝術品投資市場加速發展;當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工業化基本完成,藝術品投資將迎來爆發。2014年中國人均GDP為7485美元,其中北京、上海、天津、廣東等7個省市已進入人均GDP“1萬美元俱樂部”。預計2015年我國人均GDP將超8200美元,這意味著整個藝術品投資市場的經濟基礎已經基本打好,中國藝術品投資時代的大幕可以正式拉開。

  高淨值人群占比的高速增長提升了藝術品投資的需求。2014年末中國個人總體可投資資產達到112萬億人民幣,較2012年增長16%;2014年末中國高淨值人群規模突破100萬人,較2012年增長了33萬人,與2010年年底相比已經翻番。預計2015年中國私人財富市場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勢頭。高淨值人群對另類投資(包括私募股權、私募股票投資產品、黃金、基金專戶理財、對沖基金以及收藏品)的熱情顯著上升,投資比例從2012年的6%上升至2014年的10%,超高淨值人群的這一投資比重更高。
  藝術品市場一個完整週期為7-10年。雅昌藝術品指數顯示,當下藝術品投資已處於2008年歷史性底部階段,也應該是佈局的時機。

  在2016年,藝術品投資應根據投資者自身資金量來選擇配置品類。操作原則上應根據資金情況:資金量大,配頂級藝術品,如古代和當代書畫大師名作,海南黃花梨明代傢俱,清三代精品瓷器和田黃石;其次,可配次頂級藝術品,未來即可成為頂級藝術品,如宣德爐、宋元古籍及宋拓片;再次,可投資持續熱門的品類:當代書畫、紫砂、龍泉青瓷等,也包括近現代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的名家精品及獲獎作品。另外,一些跨界合作和有突出文化特點的藝術品也可重點關注。
editor
文章: 150
註冊時間: 週二 6月 9日, 2015年 8:42 pm
聯繫:

Re: 中國藝術品市場又是一年風雨蹉跎

文章 editor »

尤倫斯為何能賺王中軍2億多元
2016年05月29日08:53
jyh.jpg
jyh.jpg (35.2 KiB) 已瀏覽 2187 次

  尤倫斯為何能賺王中軍2億多元 書畫收藏進入“保守”策略
 
  今年香港春拍出乎意料的火爆,曾讓人對北京春拍能否回暖充滿想像,5月15日,內地春拍首輪打響,在嘉德“大觀之夜”書畫專場拍賣上,曾鞏唯一傳世作品《局事帖》以2.07億元首先破局,該夜場總成交11.14億元,也創下嘉德自2011年首次推出“大觀之夜”以來的最高成績。

  收藏圈內關於市場回暖議論再次響起,另外此番有當代藝術收藏大鱷進入傳統書畫拍賣,大手筆買下中國古代藝術品,面對藝術品市場低谷,讓拍賣公司和藏家都選擇了保守策略。

  古代書畫迎新一輪行情
  《局事帖》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也是他唯一傳世作品,在嘉德“大觀之夜”當晚,王中軍以2.07億元買走《局事帖》的消息瞬間刷爆了朋友圈。

  這件億元拍品可以說在意料之中,早在20年前的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比利時收藏家尤倫斯夫婦以50.85萬美元(當時約合人民幣451.91萬元)競得該藏品。第二次出現是在2009年11月北京保利秋拍“尤倫斯夫婦藏重要中國書畫”專場中,最終拍出了1.08億元,成為第一件破億元的中國書法作品。
  近現代和古代書畫兩個專場共計132件拍品,總成交11.14億元,也創下嘉德自2011年推出“大觀之夜”以來的最高成績,其中古代書畫取得半數以上的6.67億元,成交額也首次超越近現代書畫,2.07億元的曾鞏《局事帖》、9200萬元的宋克《臨<急就章>並諸家題跋》和5750萬元《唐賢寫經遺墨並近代諸家詩畫》,佔據了該夜場成交價榜單前三甲。

  據瞭解,此次嘉德春拍大觀夜場較往年做了一些調整,古代書畫拍品總估價首次超過近現代,不過,有7件估價過千萬元拍品流標,包括王翬《普安晉爵圖》等作品。
  對此,嘉德書畫部負責人表示這次古代書畫的作品很精彩,但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估價太高。高價位的拍品遭遇流拍,一方面說明市場現金流相對缺乏,同時也表明藏家對於重複上拍拍品的估價和出讓心態上需要有更加成熟的態度。
  在4月的香港春拍中,近現代書畫表現突出,因為拍賣公司手上有高價精品,比如收藏家劉益謙以2.7068億港元買走的張大千《桃源圖》。相比之下,以往內地春拍的重頭戲近現代書畫今年則表現平平。
  嘉德大觀夜場估價最高的是2500萬-3500萬的傅抱石《山鬼》,而最終成交價最高的是黃賓虹的《高閣清話》,以5635萬元成交。李可染作品估價都在中等水準,500萬上下,卻有過半數拍品流標,可見藝術品市場調整的威力,容易成交的要麼是低價位普品,要麼是高價位精品,價格和品質都沒有明顯優勢的拍品很難吸引買家。

  讓人注意的是,此次嘉德春拍中的古代書畫已經吸引了重量級的當代藝術收藏家,比如華誼王中軍和晉商張小軍,在保利、匡時隨後進行的春拍中,還將推出一批古代書畫作品,這一季的古代書畫行情應該會很好看。

  當代藝術重回90年代?
  在一個月前的香港春拍中,正如多數人意料的,中國當代藝術成交情況仍不理想。拍品比例很小的中國當代藝術以早期藝術家為主,挑選的不是一些曾經的市場熱門作品,與日韓、東南亞拍品規模化市場相比,令人扼腕歎息,而青年藝術家作品拍賣也遭遇了波折。

  有了香港蘇富比當代藝術的風向標參照,人們對內地春拍當代藝術表現得倒是波瀾不驚。在嘉德春拍中,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分三場總成交2.01億元,成交率大約在七八成, “85新潮美術專場”11件作品表現最好,成交率達91%,總成交額4000多萬元。

  “85新潮美術專場”中,袁慶一博物館級力作《春天來了》以2127.5萬元成交,拔得專場頭籌,俞曉夫、李山、夏小萬都有過百萬作品成交。連續幾年的市場調整中,中國當代藝術板塊是重災區,推出千萬元級別的拍品如履薄冰,令人擔憂,如此次拍賣的袁慶一《春天來了》,在今天的市場環境下,這幅代表作依然面臨考驗。雖然最終成交價達到了2127.5萬元,但其在2010年翰海春拍以2374萬元成交,此一時彼一時。

  日場部分拍品估價明顯降低,116件作品中90%的作品估價在100萬元以內,何多苓的代表作《小翟的肖像》以345萬元成交,成為日場拍賣中成交價最高的作品。
  綜合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分,林風眠、吳大羽、趙無極、吳冠中等早期油畫家的作品依然是高成交的核心。

  嘉德中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門負責人李豔峰表示,整個當代藝術的板塊正慢慢地走向良性、正常和健康的狀態,以嘉德當代藝術的拍賣來看,凡是好的作品均能實現比較高的價格,而品質不佳的作品,價格的實現也相對不容易。

  同香港春拍一樣,嘉德本季拍賣中對於青年藝術家板塊也是十分慎重,數量上控制十分嚴格,李豔峰表示,青年藝術家的市場培育重心應該在一級市場,拍賣上的交易行為只是互動模式的一部分,更多、更重要的則是拍賣之外的線下交流。

  今年的中國當代藝術拍賣市場基調已然明晰。5月27日開始的香港佳士得春拍中,特別推出“破曉:張頌仁先生早期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專場,31件拍品均是國際知名的獨立策展人張頌仁20年收藏歷程中的重要作品,以不同角度呈現了中國藝術家在90年代的創作面貌。

  藏家構建多元化收藏
  藝術市場研判者們不會錯過一個資訊,嘉德春拍中,兩件高價的古代書畫作品被王中軍、張小軍兩個收藏當代藝術的藏家收入囊中,這是近幾年藏家跨界以及多元化收藏趨勢的印證,拍賣公司的說法是,不只有幾個,而是很多收藏當代藝術的藏家在買書畫。

  王中軍本是國內企業家收藏者進軍西方藝術品的領軍人物之一,此前他已經在海外拍下數幅億元西方藝術品,此番卻大手筆買下中國古代藝術品,是否回歸傳統文化仍是當下內地藝術品市場的潮流?面對藝術品市場低谷,讓更多拍賣公司和藏家都選擇了保守策略。

  以9200萬元拍走明代《臨<急就章>並諸家題跋》的山西藏家張小軍,曾於 2013年12月初,以8968萬拍得趙無極創紀錄巨作《抽象》,引起業界的大量關注。當代藝術收藏家唐炬曾透露,張小軍在當代藝術和油畫方面,一年中可能投入了兩三億元人民幣,未來還將在北京建立美術館,展示其個人收藏。

  其實,將多元化收藏玩得轉的是上海收藏家劉益謙,回顧他今年來在拍賣市場的購買記錄,書畫、瓷器、當代藝術、工藝品、奢侈品都有涉獵,今年春拍他已經花費近億元在北京和香港的拍賣會上買了古畫、佛像、瓷器。

  當然,劉益謙是龍美術館館長,要構建美術館的收藏體系,肯定與收藏家私人化收藏不同,不過在他的影響下,有的收藏家也做出多元化收藏調整,這也與市場調整有關,有些是不得已的選擇。
  另外一些新晉收藏家本來就是依自己興趣來買,不像傳統收藏家認為要有門類專業之分,他們經常在拍賣會或者畫廊,看到什麼作品,突然興之所至,就會買下來,收藏理念更為個性和開放。
  在不久前的佳士得紐約春拍上,30%的西方藝術品被亞洲藏家買走,中國藏家曾強以330.1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149.5萬元)競得伊夫•克萊因的《無題單色藍》,還有一位中國買家以人民幣1175.88萬元拍走夏加爾的一幅畫。

  “一個成熟的收藏者首先要有冷靜和理性的價值判斷能力,不盲目跟風是最基本的素質,不是看到哪個大藏家去買西方藝術品,就也趕緊跟進,哪天人家不買了,你也趕緊轉向。”藝評人周峰說。
editor
文章: 150
註冊時間: 週二 6月 9日, 2015年 8:42 pm
聯繫:

Re: 中國藝術品市場又是一年風雨蹉跎

文章 editor »

海外華人熱衷文物海淘 助中國文物回家
2016年05月31日07:36
tg.jpg
tg.jpg (35.42 KiB) 已瀏覽 2187 次
近日,由丹麥君儒拍賣、法國和皓軒文玩藝術中心主辦的歐洲鑒寶和君儒秋拍藏品徵集活動在巴黎歐洲時報文化中心舉行。(法國《歐洲時報》
zx.jpg
zx.jpg (27.8 KiB) 已瀏覽 2187 次
老華僑單聲與他早期以500英鎊“撿漏”的珍貴佛像。(法國《歐洲時報》

  據法國歐洲時報網報導,近年來,華僑華人越來越重視文物收藏。日前,在巴黎歐洲時報文化中心舉行的鑒寶活動激發了法國及其周邊國家藏友的極大熱情,甚至有匈牙利布達佩斯的收藏愛好者,專程趕來參加鑒寶活動。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收藏愛好者不僅喜歡“海淘”,還懷揣著更為遠大的夢想:將流落海外的“國寶”送上回家之路。通過捐贈、競拍、保護等途徑,華人“海外兵團”正在盡匹夫之責,幫助中國的寶物儘快回家。

  由“收藏熱”轉向“回流熱”
  近年來,華人“收藏熱”可謂有目共睹,華人藝術品拍賣額屢屢突破“天價”,吸引世界目光。但華人收藏之“熱”,不僅表現在藏品拍賣的額度上,更體現在華人收藏家隊伍的不斷壯大。
  《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30年前,華人收藏家屈指可數。如今,越來越多的華人從熱愛收藏,到將收藏作為一種職業,甚至是一種生活,收藏正在走進華人的世界。
  與此同時,藏家身份也日趨多元化,有老移民、也有新移民;有年輕人、也有中年人;有知識份子,也有普通打工者;有以此為樂的,也有以此為生的。很多人都喜歡到海外跳騷市場“淘寶”,雖然在這裡淘到奇珍異寶的可能性已經很少了,但還是經常有人來碰碰運氣。
  華人“收藏熱”的興起,不僅與生活逐漸變好有關,也與華人對中華文化的濃厚興趣密不可分。印尼華人許先生稱:“華人與中華文化具有天然的聯繫,文字、飲食、信仰等共同的愛好,可以使世界各地華人形成共同的收藏習俗。”

  讓流失海外的國寶回家,是很多華人長久以來難以釋懷的情結。因此,對一些華人而言,收藏不僅僅是一種愛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捐贈 讓海外文物回歸故土
  不少藏品豐富的華人收藏家,紛紛將自己畢生所藏捐贈給中國博物館。幾年前,旅英60餘年的老華僑單聲就將自己的藏品——29個大箱子,322件文物——空運到中國。

  《歐洲時報》此前報導,上世紀60年代到上世紀末,單聲的收藏故事,跨越四十載春秋。漸漸地,單聲不再找尋“新寶貝”,而是更多地思考這些已有 文物的歸宿。由於擔心文物失竊,單聲每次出門後,都要不停地給家裡打電話確認;子女們從小在海外長大,接受西方教育,對這些文物更多只是從美學的角度鑒 賞,對其背後的歷史、故事不甚瞭解,單聲也擔心文物再度流失。

  2011年10月,“單聲珍藏文物館”在其家鄉江蘇省泰州市落成,館址是單聲父親曾經生活過的老宅,展品是單聲從畢生收藏的400多件文物裡精選的322件文物。

  “這些文物本來就是祖(籍)國的,讓流失海外的文物重新回歸祖(籍)國,是我多年的心願。”單聲說,他願以實際行動來“抛磚引玉”,讓海外華僑華人都來關心這個事情。“一個人躲在家裡把玩,不如讓500萬泰州鄉親們共同欣賞。”

  競拍 不惜一切代價
  目前,大量中國文物散落在海外私人藏家和機構手中,成為當今國際文物拍賣市場的主角之一。
  國際拍賣場上有兩種買家:一種買家的購買的目的是為了“賣出”,因而在購買中國古董或參與競拍時,不會將價格出的抬高;還有一種買家的購買的目的是“收藏和觀賞”,在出價方面會更為大方。這類買家多以中國人和華裔為主,主要是為了將中國文物回歸華人手中。

  北京《經濟日報》報導,比利時籍華人吳培有一次在英國一家拍賣行看中一件“雍正內粉彩外胭脂紅釉花卉紋盤”,不料有人與他叫價,底價800歐元 的紋盤,被“抬”到1萬多歐元,但最終還是他咬著牙拍到手。吳培在拍得心儀之物後感慨:“真心喜愛一件瓷器,就不必計較代價。”

  22年來,吳培不斷輾轉於歐洲各國的古玩拍賣行或私人收藏館,歷盡艱辛陸續收藏了4000多件外銷瓷。到了2005年,他收集到的外銷瓷已經擺滿家裡的整個地下室。一路走來,吳培只為圓自己心中的“文物回歸夢”。
  保護 堅定而有力的監督者
  華僑華人尋找海外文物不總是“一帆風順”,也並非所有文物都能“完璧歸趙”。不過,華人並未就此“善罷甘休”,他們成為了中國文物保護的監督者,堅定而有力。

  去年5月,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辦了題為“中國:鏡花水月”的展覽。展覽將一批館藏中國北朝石窟用作時裝展示的背景牆,引發中國線民的質疑,“年代久遠的古代壁畫是非常脆弱的,根本經不起如此折騰”,“我們看到在展廳尤其在壁畫附近使用閃光燈的報導”。

  博物館相關負責人在回應相關質疑時表示,所有展覽使用的自然光都被過濾掉紫外線,且壁畫已經用不受自然光影響的礦物顏料處理過,展覽過程也禁止公眾拍照,不會傷害文物。

  正如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原常務副主任胡志祥所言,中國作為這些文物最原始的主人,有義務也有權利提出我們的關切和質詢:“你們可以擁有,但必須盡責”。對中國文物在海外的命運,華僑華人發出了堅定而有力的聲音。
回覆文章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