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國書畫藏友會

您的第一個版面描述。
chanhe
系統管理員
文章: 644
註冊時間: 週一 6月 8日, 2015年 10:26 pm
聯繫:

Re: 香港中國書畫藏友會

文章 chanhe »

誤毀畫作知多少
1.jpg
1.jpg (39.03 KiB) 已瀏覽 2304 次
預展,畫作被毀現場
  5月27日,一條短文   熊孩子撕毀任伯年四條屏!在朋友圈內不脛而走。
  文章稱,“原定本週二(注:5月28日)舉行的春拍‘中國近現代書畫’專場周日發生慘劇,1393號拍品,任伯年《花鳥四屏》的第一幅‘澹黃楊柳帶棲鴉’被毀,原估價150-250萬港幣,佳士得已決定將作品撤拍。該畫作是在星期天被參觀預展的觀眾中一位小孩子撕毀的,佳士得正與保險方協商,追究及賠償問題仍未有定案。”
2.jpg
2.jpg (30.09 KiB) 已瀏覽 2304 次
▲佳士得官網資訊
  近些年來,藝術展覽、拍賣不再是小眾參與的活動,成人帶著孩子一同觀看拍賣預展的情況也漸趨普遍。一般而言,預展現場都佈置有安保人員,參觀者過於接近拍品,都會被立即提醒,發生拍品遭嚴重破壞事件的概率極小。
3.jpg
3.jpg (70.91 KiB) 已瀏覽 2304 次
▲任頤《花鳥四屏》
  孩童意外毀畫,價值超過千萬元
  人為導致的畫作損壞事件時有發生,其中既有兒童,也有成年人。
  2018年5月,在香港大會堂舉行的藝術展,其中一件克萊因藍作品遭孩童誤闖破壞。
  據香港媒體去年報導,“展開不足半個月,經典藝術品竟遭踩踏。多名觀眾目擊先後有兩名參觀者,包括一名小童,疑不慎踩中法國著名藝術家伊夫?克萊因的經典藍色展品,令顏料四濺。由於該展品放在地上,不設界限和欄杆,疑參觀者不知是藝術品而踏進。主辦單位沒有追究,其發言人解釋,事件屬意外性質。”
4.jpg
4.jpg (30.06 KiB) 已瀏覽 2304 次
▲遭到破壞的伊夫?克萊因概念展品
  其後,展覽發言人回應該報稱,兩名事主均是無心之失,不會追究。發言人指該展品非克萊因真跡,而是主辦方利用了克萊因的概念及表現手法重制而成,已有專業人士修補作品,故繼續展出。事發後,主辦單位安排兩名保安員專門看守該展品,但不會圍上欄杆,以免參觀者與展品之間有隔閡。
  相比克萊因概念展品,一幅出自17世紀義大利畫家、價值上千萬元的畫作則真正遭到滅頂之災。
  據臺灣媒體報導,2015年8月,在中國臺灣地區“真相達芬奇?天才之作特展”畫展上,一名12歲的男童看展時跌倒,不慎損毀價值超過5000萬新台幣(約合1000萬元人民幣)的保羅?波爾波拉真跡油彩畫《花》。
5.jpg
5.jpg (67.1 KiB) 已瀏覽 2304 次
▲保羅?波爾波拉《花》
  展覽監視器畫面顯示,男童跟著媽媽看展,疑似踢到展示櫃不慎跌倒,手剛好就壓在油彩畫《花》,造成這幅油畫右下破洞約一個拳頭大。其他參觀者見狀當場嚇呆,男童自責說不出話。
  主辦方回應,“畫作是真跡,已經緊急委託義大利修復師處理,目前判斷該位置是可修復,會全力補救。”由於事關近400年的畫作,價值動輒上千萬元,雖然都有保險,但展方不敢輕忽,第一時間先報警備案,事後或將依此為據向保險公司索賠,由保險公司判斷賠償金額與責任歸屬問題。
6.jpg
6.jpg (16.87 KiB) 已瀏覽 2304 次
▲保羅·波爾波拉《花》遭到損壞的瞬間
7.jpg
7.jpg (53.03 KiB) 已瀏覽 2304 次
▲被損壞的保羅·波爾波拉《花》局部
  拍賣行職員誤將畫作當成廢品
  據英國媒體報導,2012年6月29日,愛爾蘭一名男子將懸掛在愛爾蘭國家美術館裏的莫奈名畫《阿讓伊特盆地塞納河上的帆船》砸出一個大洞,近1/4遭破壞,大量油彩脫落。
8.jpg
8.jpg (26.7 KiB) 已瀏覽 2304 次
▲莫奈《阿讓伊特盆地塞納河上的帆船》
  被毀畫作是莫奈於1874年創作的油畫,也是愛爾蘭國家美術館藏有的唯一一幅莫奈作品。該畫作當時價值高達780萬英鎊(約合7471萬元人民幣)。事發後,美術館方面立即將該畫撤下修復,肇事者被警方逮捕。監控顯示該男子是蓄意毀壞,他因此被判入獄5年。
  在長達18個月的修復期間,工作人員借助顯微鏡、手術工具和特製的加熱設備採集脫落的油彩對畫作進行修復。
9.jpg
9.jpg (28.93 KiB) 已瀏覽 2304 次
▲歷時18個月修復後的莫奈畫作
  2014年7月1日,這幅作品重新亮相於愛爾蘭國家美術館。為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美術館專門為新展出的修復作品安裝了保護性玻璃畫框,並配備了紫外線過濾和濕度控制等設備。
  2014年11月27日,在法國曼恩-盧瓦爾省昂熱藝術博物館對大學生開放的年度晚間活動中,一名喝醉的男大學生朝一幅十七世紀的油畫撒尿,導致名畫受損,所幸只有幾滴尿撒在畫框上,此外油畫的右下角被濺了幾毫米。該畫當時估價為5萬歐元(約合人民幣38.3萬元)。
chanhe
系統管理員
文章: 644
註冊時間: 週一 6月 8日, 2015年 10:26 pm
聯繫:

Re: 香港中國書畫藏友會

文章 chanhe »

成都文物考古發現唐明清代三個時期的城牆
1.jpg
1.jpg (31.59 KiB) 已瀏覽 2304 次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宣佈最新考古成果:在青羊區通錦橋附近發現唐代、明代、清代三個時期的城牆,為研究成都古城牆不同時期的變遷過程、位置和修建方式,以及成都城市與社會面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史載,成都最早的城牆,是春秋末期的古蜀五世開明帝在遷都成都後構築的城池。有正規的城垣,始於西元前310年,秦滅古蜀開明王朝後,設蜀郡,治成都。秦丞相張儀策劃,蜀郡守張若主持修建“與咸陽同制”的成都城,被稱作“龜化城”。
  到了唐代中期以後,雲南的南詔國興起,四次舉兵進攻成都。南詔強大的軍事威脅,使成都的城市防禦工程修築迫在眉睫。乾符三年(876年),在西川節度使高駢的上書建議下,短短3個月,成都城就建起了新的城牆(羅城)。由於時間、經費緊張等原因,高駢下令開挖成都平原古墓中的墓磚作為築城材料,並鏟平城內高地,運土築城,成都城牆為磚牆自此開始。
  此次在通錦橋附近發現的唐城牆遺址,多以古墓中的墓磚作為築城材料。自先秦張儀“龜化芙蓉城”以來,唐、明、清等各個歷史階段都對成都老城牆有所修建,經歷兩千多年的風霜雪雨,逐漸淡出歷史舞臺。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通錦橋路城牆遺址現場負責人江滔介紹,此次發掘的古城牆,分為夯土和包磚部分,為東西走向,略成弧形,其中,西側城牆保存較好。
  城牆最早築於晚唐時期,殘存長度約170米,寬8.9-12米。整個牆體內為夯土,外砌包磚,夯土殘高約1.6米。包磚的砌法是先挖基槽,在槽內築一層夯土,再在夯土上鋪一層泥夾卵石,其上再砌包磚。晚唐時期,城牆兩側均為磚牆,殘高約1.5米,用磚規格不一,有漢六朝時期花紋磚和唐代素面磚。外牆一側有散水。寬約1米,鋪法規整,分斜鋪、平鋪兩種構建方式,散水外側以丁磚固定。
  明代城牆僅見夯土牆體,疊壓於唐代城牆兩側,未見包磚。清代城牆在唐宋時期城牆垮塌堆積基礎上修建,僅存北側基礎,牆體及磚牆均已不存。
  “清代修建方式基本與唐代城牆相似。平整地面後開挖基槽,基槽分夯築三合土,厚度約33釐米,三合土上再壘砌紅砂石條,順鋪或錯縫平鋪,石縫間以石灰漿勾縫。”江滔告訴記者,自2018年10月至今,考古隊對該地塊進行考古發掘,面積約2000平方米。“根據目前的研究資料和實物發現,已基本可以復原唐代羅城的位置。原址保護城牆,對研究成都唐宋時期的城市建設、社會經濟格局等有重要價值。”
chanhe
系統管理員
文章: 644
註冊時間: 週一 6月 8日, 2015年 10:26 pm
聯繫:

Re: 香港中國書畫藏友會

文章 chanhe »

北宋初期木雕菩薩立像一對
1.jpg
1.jpg (28.65 KiB) 已瀏覽 2304 次
一對定年五代至北宋初期的木雕菩薩立像,此對造像有真人大小,姿態嫻雅,雕工精湛細緻、形神兼備。
  如此來源有緒、規格碩大、保存良好而又成對的木雕佛像非常罕有,它們最初由日本知名古董商山中定次郎(1866-1936)收藏,1924年曾著錄於山中商會的圖錄中,後由資深私人藏家收藏,逾二十載未曾出現於拍賣市場中。兩尊造像均經放射性碳定年法檢測,時代久遠。
2.jpg
2.jpg (40.2 KiB) 已瀏覽 2304 次
五代/北宋 木雕菩薩立像一對
  觀音菩薩:高 144 cm。 連蓮座總高度:高 171.5 cm。
  大勢至菩薩:高 145 cm。 連蓮座總高度:高 173 cm。
  估價:港元 40,000,000 - 60,000,000
  來源:山中商會,東京,大正十三年(1924)
  著錄:山中商會,《支那古美術大觀》,大阪,1924年,圖版149號
3.jpg
3.jpg (13.15 KiB) 已瀏覽 2304 次
山中商會,《支那古美術大觀》,大阪,1924年,圖版149號

  來自五代和北宋的木雕作品寥若晨星,而此次拍賣的這對上乘木雕不僅倖存至今,且仍以配對之姿出現,更顯難能可貴,是難得一見的藝術瑰寶。兩尊雕像工藝考究、法相莊嚴,堪稱中國佛教雕像的圭臬之作。二像均為古印度王子打扮,衣飾華貴,以菩薩造型出現。
4.jpg
4.jpg (53.26 KiB) 已瀏覽 2304 次
5.jpg
5.jpg (45.67 KiB) 已瀏覽 2304 次
觀音乃阿彌陀佛的應化身,標誌是其寶冠前的小化佛,而另一尊菩薩寶冠前的長頸水瓶(或飾以蓋瓶)則象徵智慧,亦點明其身份為大勢至菩薩。 ”觀音“出自梵文Avalokitesvara,意謂”觀察世間音“,指觀音循聲救苦、有求必應。 ”大勢至“是指”得無上力“,代表智慧之力量,而大勢至菩薩能喚醒人們脫離輪回的願望。

  宋代之前,中國佛教造像以石刻或銅鑄者居多。西元845年及846年初,由於朝廷大舉禁佛,除了沒收寺廟的土地財產,對佛門的稅賦減免也大幅削減,並敕令大批僧尼還俗,所以九世紀中葉以後,中國佛教勢力大不如前。鑒於寺廟的累計財富和年度收入銳減,自九世紀末起,木材成為了造像的上上之選,因為它比青銅便宜,也比石刻更易於駕馭。宋代之前,雖然也有製作木胎佛像,但鮮能流傳至今,所以存世的中國木胎佛像多半是十世紀以後的作品。
6.jpg
6.jpg (49.74 KiB) 已瀏覽 2304 次
這對木雕菩薩立像跟絕大多數早期佛教石刻和木雕造像一樣,原應飾以鮮豔的礦物顏料,一般來說,衣袍和帔帛多用橘黃、藍和綠色,珠串瓔珞大多鎏金,肌膚採用粉紅或白色,頭髮則以黑色或偶爾用藍色呈現。實際上,不少作品皆殘留了彩繪及其白色膩子的痕跡。
  二像的造型略顯敦實厚重,例如頸項較短,按身軀比例來說其頭部略小,且身形頎長(腿的比例尤為修長),從種種跡象看來,這對華美的雕像應是北宋甚或早至五代的作品。兩位菩薩臉形方正,與大多數唐代雕像面如滿月的形象截然不同,而且其寶冠樣式及帔帛從腰間繞至手肘(帔帛或可當作雙臂的棖子或支撐構件)的格局,也和十至十二世紀風格吻合。本拍品的”網狀“瓔珞比常見的唐代款式更為繁縟,但卻與北宋木雕中的款式不謀而合。
7.jpg
7.jpg (32.88 KiB) 已瀏覽 2304 次
兩尊菩薩像早在1924年已見於著錄,其造型雍容華貴,誠為中國佛教雕像的圭臬之作。它們既完美地詮釋了宋初風格,又印證了八世紀唐代雕像對後世的影響,也預示了新風格的誕生與嬗變。由此可見,這兩件作品不僅是中國雕像史上的典藏之作,在世界雕像史上亦如是。
回覆文章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 位訪客